![]() |
第N08版:管城时报 城事 | 上一版3 | ![]() |
|
||||||||||||
|
||||
本报讯 公益性岗位是政府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的惠民政策。今年以来,西大街街道不断探索,多措并举保证该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组织宣传,摸底造册。街道将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有针对性地在便民服务大厅、社区及楼院宣传栏内张贴公益性岗位需求通知,逐户入户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意向,筛查符合条件人员,推荐合适公益性岗位。 掌握信息,引导应聘。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详细登记他们的文化程度、就业技能、培训愿望、就业意向等,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应聘,安置下岗失业人员,提高就业率。 协助申报,政府托底。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将他们的基本情况登记在册,协助申报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岗位选择。 通过多种渠道帮扶,今年已有两名就业困难人员报名参加交警协管员公益性岗位的应聘,1名参加劳动监察协管员的应聘。 记者 柴琳琳 通讯员 胡婧菁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