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登封时报 扶贫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3
大金店:振兴乡村的“好青年”
范寨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步走
石道范窑 “身边明星” 照亮乡村文明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金店:振兴乡村的“好青年”

本报讯 立冬过后,已是农闲时节。近日,记者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李家沟村看到,村民们正在忙碌着进行平菇养料的配制和装袋。“以前一到冬天,不是打牌就是闲聊天,现在大家都有活干了,也就没人无事生非了。”村民崔辉霞提起村里发展大棚种植平菇,无不夸奖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旭,“年轻人就是中!”

今年7月份,李新旭试岗上任后,发现李家沟村经济项目缺失,村经济发展不活跃。如何带领百姓致富成了他考虑的首件大事。通过走访调研,他得知,平菇的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再加上村里面就有位平菇种植能手,这让他茅塞顿开。于是,李新旭结合当地实际,在平菇种植能手的帮助下,和登封市纪委驻李家沟村第一书记宋宁博一起,带领群众搞起了平菇种植。13座平菇种植大棚建起后,短短几个月过去,平菇长势喜人,已见成效,每天产量达3千斤,年产值预计将达到100万元,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解决了当地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群雁高飞头雁领。李家沟村的变化得益于大金店镇“建强基层组织、选用年轻干部、助推乡村振兴”工程的实施,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让年富力强的“一把手”成为全镇乡村振兴路上的主力军。

“2018年村‘两委’换届后,全镇村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6岁,其中40岁以下仅有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有4人。”大金店镇党委负责人说,年龄结构和文化水平较差,政策理解和执行效率偏低,干事激情和创新能力不高,与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规范党建要求、转型发展压力、社会治理需要,迫使农村得选配年轻干部。”

着眼于为何选配年轻村支部书记,大金店镇党委通过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文件精神、研判现实需要,使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并定期组织村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党建领航、六村联创”现场观摩会,让村支部书记谈思路、讲措施,让干部群众做对比、看成效,通过“亮赛比”,一大批“政策理论水平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协调服务方法多”的年轻村支部书记脱颖而出,并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了思想自觉。对不担当、不作为的村支部书记该镇坚决予以调整,同时对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为民意识淡薄、奉献精神减退的同志敲响警钟,为年轻干部腾出岗位,形成了能上能下、支持年轻干部的良好社会氛围。

“年轻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不一样,有学历、有思想、有闯劲。”大金店镇毕家村村民对31岁的村支部书记“刮目相看”,上任半年就带领“两委”干部将软弱涣散村建设成为基层组织建设和人居环境先进村。今年6月,37岁的海河湾支部书记接任后,就把全村80余亩集体土地全部收回对外承包,增加集体经济约6万元。

据了解,2019年以来,登封市大金店镇党委选拔了13名40岁以下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全镇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由56岁降至45岁,大专以上学历由4人增至13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工作的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

登封融媒记者 宋跃伟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9704 2020-11-19 00:00:00 四 大金店:振兴乡村的“好青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