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
梅放中天带淑气 雪融西北留贞洁
■登封书画风采
开栏语
千年古刹的醇厚历史见证——少林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梅淑贞
梅放中天带淑气 雪融西北留贞洁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原登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梅淑贞的艺术人生。

她今年虽六旬有余,但仍保留着少女般青涩和文人那高贵的气质;她人如其名,在她的人生和文学创作道路上犹如傲雪寒梅,既充满着孱弱的淑女之气,又有着文人才女之贞洁,可谓冰肌玉骨、凌寒留香。于是有人用她的名字套写一副对联:梅放中天带淑气,雪融西北留贞洁。她就是登封市著名作家梅淑贞。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登封时报文化顾问 王建松 文/图

家庭变故,改变了她的命运

1956年,梅淑贞出生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普通的农民家庭。1961年,因其爷爷在新疆工作,5岁的梅淑贞跟随奶奶千里迢迢去到新疆。

梅淑贞到新疆后,被安排在乌鲁木齐市工一师子女学校上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她不仅见了世面,而且能讲满口的普通话,熟读了许多文学名著,得到了文学艺术的滋养,“三好学生”的奖状贴满了床头。1974年,筹建乌鲁木齐市飞机场,梅淑贞被优先推荐,当了“空姐”。然而,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顺利。就在这年,梅淑贞回登封老家探亲时,父母断然决定让她留在登封。由于各种原因,梅淑贞放弃了“空姐”的工作,于1974年11月回到了登封大金店。

酷爱文学,连续发表文学作品

梅淑贞酷爱文学创作,从1981年发表短篇小说《盲嫂》《莲子河边的笑声》开始,她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发表小说《复活》《奶奶下葬那天》《搭车》《奇幻的镜面》,中篇小说《旋涡里的人家》《野樱桃》《我们的六爷》《情结手帕》《素心腊梅》,散文《冻疮》《红薯魂》《嵩山古洞与书学之源》《父亲的春联》等,报告文学《人们心中的乌金碑》《穆桂英挂帅幕后的悲剧》等,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闪光的功勋》和纪实性文学集《情系嵩山》等。张一弓曾称赞说,她是一位不多见的、文学悟性极高的女作家。

竭尽全力,为嵩山文化立碑

梅淑贞对嵩山文化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竭尽全力为嵩山文化立碑。2019年9月,由梅淑贞任总编审、梅耀元主编的《嵩山文化大系》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也是梅淑贞带领她的团队用10年时间完成的文化成果。“嵩山文化大系”全套十卷,全书对嵩山文化做了充分的诠释,提出嵩山文化是以华夏先祖信仰嵩山“山”文化和“中”文化为源头,以闻名天下的“神山”“祖山”和“天地之中”为根本,以轩辕黄帝、华夏部族以及后来商、周部族为先导,涵盖了各历史时期的山水文化、礼乐制度、三教源流、军事战争、文学艺术及姓氏、名人、建筑、教育、科技、考古、天文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

“嵩山文化大系”既有历史的挖掘,又有现实的记录,将古老的历史文化不断激活,是展示、介绍、宣传、保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力作。梅淑贞说:“虽搞文字累垮了身体,但能够展示宣传嵩山文化,无疑是对我和我的团队工作最好的肯定和回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9748 2020-11-19 00:00:00 四 梅放中天带淑气 雪融西北留贞洁KeywordPh梅淑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