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V08版:巩义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V08
繁荣戏曲文化 提升“戏曲名镇”底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繁荣戏曲文化 提升“戏曲名镇”底蕴

初冬,记者循着鼓音铿锵、弦音悠长,走进了巩义市河洛镇的偃月古城。穿老街,过旧巷,韵味无限。不远处,湖水映山色,山色秀湖水,禅意幽深,宁静致远。品香茗、观梨园,阅尽古今事,享尽艺术美。 记者 李晓霞

沧海桑田 岁月变迁 “戏比天大”

河洛镇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故里,这是河洛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019年,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组织开展的“河南省戏曲之乡”评选揭晓后,荣获“河南省戏曲名镇”称号的河洛镇有着戏曲传承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戏曲生态良好等特点,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一扇窗口。正是偃月古城艺术团的兴起,营造出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发展的良好氛围。

偃月古城东瞻河洛图书之源洛汭,西望康百万庄园,南依洛河,北偎邙山,总面积5000余亩,是一座以石窟寺为依托,以挖掘和传承河洛文化为主导,集参禅礼佛、精品美食、民俗展示、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明清建筑式的开放型文化旅游景区。偃月古城艺术团的兴起,颇有一段渊源。河洛镇原本就有戏曲之乡之称,这里孕育了著名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离偃月古城不远,就是大师出生并学戏的地方。

在偃月古城,有“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纪念馆、河南戏曲权威李树建艺术展馆等,艺术气息浓厚。偃月古城艺术团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双百”方针和文化自信,树立繁荣戏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营造豫剧名镇的远大理想,已义务演出600余场次,赢得了诸多殊荣。目前,是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的创作、采风基地;2018年10月,被河南省戏曲家协会冠名为“豫剧名镇”;是河南艺术职业学员戏曲系的教学实践基地等。

竖起招兵旗 自有吃粮人

2016年5月初,偃月古城组建艺术团的消息传出后,附近爱好戏曲的一些群众高兴坏了,“没事了哼唱一段,是业余爱好,谁能想到有一天还能进艺术团呀,当时一块儿报名的有13个人,在一间简陋的石棉瓦房子里,开始系统地学,进步很快。”

艺术团的学员们都来自农村,有一部分是零基础,凭的是对戏曲的一腔热爱,在原艺术团团长刘淑云带领下从正运手、倒运手、掏运手、脚踢等;手、眼、身、法、步、大开门、小开门、一条边等;上场台步、举手投足、一招一式,这些基本功教起,一遍又一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紧接着,又开始学唱腔,从豫剧板眼基础教起,学员们心有灵犀,很快就掌握了豫剧板眼和牙、齿、喉、舌、唇五音的发声技巧。随着艺术团影响力越来越大,巩义市具有相当专业水平的乐手和演员也慕名加盟。

只有启程 才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2017年5月1日,是偃月古城戏曲广场、百姓大舞台顺利竣工的日子,也是景区艺术团建团以来首次演出,当初那些不敢伸手、不敢抬脚、不会用眼神的学员,全都有模有样地塑造出了不同的角色,昔日那些吹不准音儿的大众乐手,在“全队一盘棋”精神的感召下,经过长时间的苦练,走出了别具特色的豫剧旋律。“五一”黄金周期间,艺术团用一场场近乎完美的演出,赢得了阵阵掌声。

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偃月古城艺术团成长发展历程中,省市有关领导和戏曲名家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豫剧院院长李建树曾三次光临景区艺术团指导工作,郑州市、巩义市有关领导也多次到景区走访并观看演出,省市很多豫剧名家也被邀请至景区为演员传艺。“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艺术家们的倾情献艺,大大提高了艺术团的凝聚力,增强了从艺人员的艺术素质和自身修养。”

对戏曲的爱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每个周六晚上,景区都会准时开放百姓大舞台,为游客和附近群众奉上专场戏曲演出,除此之外,还根据不同的节假日排练不同的节目。为庆祝党的生日,专门排练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族舞蹈《大海航行靠舵手》、豫剧《江姐》中“绣红旗”一场、歌剧《白毛女》“扎红头绳”一场,除演唱豫剧之外,又有了多种艺术形式。

2018年春节,景区举办了业余剧团戏曲汇演,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六,连续演出32场,13个参演团队轮回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游客们说,“古城有韵,好戏连连,来了就不想走。”据不完全统计,艺术团从成立至今,共排练出了100多个节目,演出了近千场,观众达近30万人次。

有了戏曲 生活才有了美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偃月古城艺术团,这支活跃在洛水岸边的艺术奇葩,已越发茁壮,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了38人,他们把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戏曲文化作为己任,孜孜不倦。

当前,艺术团结合巩义市“摘星夺旗创三宜”活动,已把红色经典革命现代样板豫剧《红灯记》全场排练完毕,“这出戏难度大,艺术含量高,我们从10月9日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练,力求精益求精。”通过偃月古城艺术团负责人王晓红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为了达到预期的演出效果,在舞台原有的基础上,又更换了切光灯、变光灯,利用红色、蓝色等切光技术,换场摆景,充分肯定了景区对戏曲文化的重视。

10月21日晚,经过多天的紧张排练,偃月古城艺术团成功演出了豫剧《红灯记》全场,这次演出阵容庞大,演技精湛,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戏迷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名镇 我们的艺术

据悉,艺术团先后推出过大型《帝后礼佛》和《李密开仓放粮》等大型演艺活动。节假日,每天的参演人员高达200余人。

记者也亲眼看到,艺术团虽小,但五脏俱全,光是御林军服装就有280套,宫女服装30套,大臣服装40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偃月古城艺术团的声誉也在不断攀升。

进入偃月古城景区,体会到的是无处不在的河南豫剧优美的旋律。偃月古城艺术团是景区的艺术团,也是河洛镇的艺术团,更是巩义人的艺术团。在偃月古城,品赏独特的戏曲风韵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闲暇时候,最高雅的时尚就是走进偃月古城,听上一段戏,享受着充实的精神生活。

“繁荣戏曲文化,振兴豫剧名镇”,偃月古城艺术团一直在路上。在此,也祝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戏曲名镇”这方沃土上永远生机勃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199904 2020-11-19 00:00:00 四 繁荣戏曲文化 提升“戏曲名镇”底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