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郑运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球王 陨落 再见,迭戈
AA04-05
老马走了,被他带走的还有“传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者手记
老马走了,被他带走的还有“传奇”

一觉醒来,被“老马走了”刷屏。

一贯晚睡的我难得一次早早上床,却错过了这么重大的消息,这是不幸;然而这又是幸运,不然的话,难免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于我这个年龄的人而言,马拉多纳是一部看球史,更像是一部成长史。

在球场上,他是一尊神。他可以以1米65的身高自由穿梭于英格兰队长人林立的后防线打入“世纪进球”,随后把阿根廷队带上世界巅峰;时隔四年,依然是他,凭借着一己之力仍能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的球队跌跌撞撞地闯入决赛;在意大利,因为他,籍籍无名的那不勒斯得以登上意甲王座,进而名满天下。

在球场上,他还是一个魔。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他就因为脚踹对手吃到红牌早早离开;最后一次参加世界杯,他留下了尿检呈阳性的记录,但全世界记住的却是他在打希腊队时进球后的怒吼;当然,还有那著名的“上帝之手”。四次参加世界杯,这本身就是传奇,而传奇中又包括了两次“意外”,两次决赛,一次冠军。自然是前无古人,更后无来者。

在球场外,他是一个鬼。他酗酒、滥交、吸毒,口无遮拦,还开枪打记者……

所以对于那个年代还年少的他的粉丝而言,往往内心充满矛盾以至于分裂,一方面他在球场上纵横驰骋来去自如让人爱得无以复加,一方面各种的负面新闻总让人产生疑问:他,怎么可以这样?他不应该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吗?

若干年以后,方才明白:他不是神,也不是魔;不是鬼,而是人。是人,就有其复杂性,就有优缺点。所以才应该感谢马拉多纳,无与伦比的足球天赋可以让他“为所欲为”,也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复杂、立体、多面的人。

这个世界上的足球运动员可能就分两种,一种是马拉多纳,一种是其他人。从少年时代就背负着“坏小孩儿”名声的马拉多纳,直到变成“坏中年”“坏老年”,始终还能倾慕者无数,自是有他的秘诀——不装。他可以张口就炮轰国际足联,他可以无视禁烟规定叼着雪茄喷云吐雾,他也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酣然入睡。当然,这一切是因为他不可复制的足球才能加持,千万别学。

2010年,马拉多纳以主帅身份重返世界杯,西装质地高档却不那么合身,两只手上都戴着手表,活脱脱一个土豪。出现在场边的他颠覆了人们对“主教练”的印象,但在粉丝心目中依然是那么可爱。没有为什么,就因为他是马拉多纳。

有人说马拉多纳的执教水平一般,不适合当主教练,马上就有人反驳:他用得着操心技战术吗?没错,仅仅在休息室一站,就足够让一群大牌儿俯首帖耳,就因为他是马拉多纳。

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做到独步天下的时候,自然就不需要“情商”——在球场上,他就是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他还要去配合谁?

00后的闺女早上问:“谁死了?”

“马拉多纳。”

“你再说一遍。”

看,这就是时代的区别,于我而言可以脱口而出的名字,在她那里需要多次重复方能记下。生于互联网时代的闺女可能不知道,用时下的话说,马拉多纳才是真正的“流量担当”。在多数中国人看的还是黑白电视的时候,他已经做到在这个国家家喻户晓,在纸质媒体还是绝对主流的年代,他就已经红遍全球。不用装傻卖萌,不用惺惺作态,更不用千方百计秀下限,至于“人设”,老马一定会不屑一顾:What?Shit! 对,这才是真红,这才是天王巨星。天知道如果老马的正当年生于互联网时代,会有多少人整日围在他家门口做直播赚流量,也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老马会不会义无反顾地举起他的鸟枪……

就在这么一个普通的清晨,“上帝之手”将马拉多纳猝然带离,当然可以说正是他当年不自律造成了此时的悲剧,而我觉得这更是一种宿命:很难想象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马拉多纳会满脸慈祥地教小朋友踢球,或者孑然坐在路边承受着孩子们向这个“怪老头儿”投来疑惑的目光。

天堂里一定有足球,而世间不再有传奇。

郑报全媒体记者 郭韬略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01643 2020-11-27 00:00:00 五 老马走了,被他带走的还有“传奇”KeywordPh■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