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6
河南省第八个全民艺术普及周启动
1200场文化惠民演出 送到群众“家门口”
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研究引热议
本土话剧《天黑得很慢》试演
我真了不起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下王岗遗址考古报告发布
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研究引热议
王岗遗址发掘现场
王岗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铜矛、仰韶文化时期陶器 新华社发

新华社电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11月29日首次发布。近百位业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南淅川,回顾数十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共商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研究大计。报告显示,下王岗遗址整个面积约6000平方米,国家文物部门先后多次对其进行大型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达5311平方米,基本被全面揭露。遗址从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延续至西周晚期,年代跨度近5000年,是研究史前聚落完整面貌的典型个案。

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表示,报告全面呈现了发掘成果,可为丹淅流域文化谱系变化、史前环境变迁、聚落形态演变等课题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据介绍,报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三册,包括遗址概括、仰韶文化时期遗存、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存、龙山文化时期遗存、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西周时期遗存、汉代及其他时代遗存、结论等八章,600余张彩色资料照片随书出版,涉及发掘现场、出土文物等珍贵画面。

丹淅流域即丹江与淅水流域及其周边地区,以淅川县为主体。历史底蕴深厚的淅川是考古界的天堂,这里先后出土文物9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4件。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贾连敏指出,丹江口库区淅川县境内及其周边区域已调查确认的文物点多达170余处,是研究早期文明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地区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各主要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各自文明的演进过程,丹淅流域正是这些“多元”中十分有特色的“一元”,仰韶时代、龙山时代以及楚都丹阳时期尤其是丹淅流域早期文化与文明发展中的辉煌阶段,有待进行总结性、全方位的展示与研讨。

当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淅川县共建的“文化遗产研创中心”揭牌。已淹没于水底的遗址并没有被今人忘记,丹淅流域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将在文化弘扬、文脉传承、文旅融合的发展中重现繁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02411 2020-12-01 00:00:00 二 丹淅流域早期文明研究引热议KeywordPh河南下王岗遗址考古报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