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5版:新郑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边普查 边转化 边应用 提炼经验为自然灾害防治奠定基础
新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 普查试点工作成全省样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 普查试点工作成全省样板

在12月1日~2日全省举行的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河南省普查办主任李长训对新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称新郑市打造了全省“样板”。新郑市被确定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县市后,新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汇报,帮助解决人员、资金等现实问题。目前该市已圆满完成了应急系统牵头的清查、调查、数据审核等工作,汇总普查数据1406条,待端口开放后集中组织录入。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赵辉

高度重视 高标推进

7月8日印发《新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财政和应急两位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管委会行政正职为成员的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应急管理局,统筹负责全市灾害普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市住建、城管、交运、水利、林业、资规、气象等行业部门分别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7个专项普查工作办公室,统筹负责行业领域灾害普查工作。

9月30日印发《新郑市减灾委关于新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工作内容、职责分工、时间安排等工作。为解决人员不足问题,市政府特批以应急管理局名义招聘6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专业从事灾害普查工作。11月15日,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灾害普查预算编制、经费保障、招投标等问题,2020年追加普查办办公经费50万元。

联合会商 编制预算

10月初,经市应急管理局科学测算,编制了新郑市普查办和应急管理系统普查预算。10月21日,市普查办会同应急、自然资源规划、住建、城管、交运、水利、林业、气象等行业部门集中学习普查方案,量化工作任务,对各单位工作所需经费进行认真测算,形成“1+7”普查预算报告,已经第十二次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列入2021年财政预算,解决了普查经费问题。

摸清底数 压实责任

根据普查方案,新郑市在清查阶段、调查阶段,分别将任务进行分解,并按照数据收集、审查、汇总、录入等阶段明确时间节点,压实各方责任。印制各相关单位普查技术规范、清查工作指导手册、清查表格、调查表格等,将普查任务、方法条理化、可视化。6月30日完成应急管理系统清查工作,梳理对象800余条。11月20日,该市完成800个清查对象的调查表格填报、集中审核等工作,目前正在等待端口开放即可组织集中录入。

加强审核 把好质量

全面调查阶段,新郑市印制了纸质调查表,要求各相关单位参照清查目录逐个开展外业调查,纸质调查结束后,市普查办组织人员,对调查表进行汇总、审核,将问题标记反馈。11月20日,新郑市召开普查问题反馈会,对各单位审核出来的问题进行集中交办整改完善,尽量减少重复调查。普查期间,新郑市共修改问题数据6000余条。新郑坚持把数据质量作为普查关键,坚持把数据质量控制摆在首要位置,专门制定了《新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质量管理办法》,建立了调查员、调查单位、市普查办三级质量审核机制,分别在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统筹协调 整体推进

地震方面,积极对接河南省地震局,委托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开展地震普查工作,目前已编制新郑市地震灾害普查实施方案,完成新郑市1∶25万地震构造图初步成果,收集新郑市已有地震工程场地钻孔资料(共60个孔),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调查。目前正在进行地震安评标准钻孔,预计地震灾害普查工作在12月中旬全部结束。

气象方面,制订了气象灾害普查方案,根据省级提供的气象灾害致灾因子数据,负责新郑市气象灾害致灾因子(气象数据)的审核、补充、上报、汇交,通过整理历史灾情资料、档案查阅、现场勘查(调查)、与其他部门共享普查信息等方式获取本地历史气象灾害信息。目前历史气象灾害资料调查工作已经完成,9个灾种灾害承载体数据正在收集,相关部门承载体数据正在普查,预计年底前基本完成普查任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03545 2020-12-04 00:00:00 五 新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 普查试点工作成全省样板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