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4版:荥阳时报 荥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Y04
努力描绘好新时代发展新画卷
档案见证小康之路 村史留住乡村记忆
豫龙镇 为35家非公企业党组织 集中授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档案见证小康之路 村史留住乡村记忆

本报讯 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办事处冯寨村1700口人搬进新社区,社区配套建设了集办公、服务、教育、民俗展示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以及活动、养老、托幼等公益设施,并围绕“村史沿革、民俗风情、武术之乡、美好生活”四个板块打造了村史馆。

漫步在新建小区中,整齐的楼房、高大的树木、干净的环境,群众或三五成群在花园步道上散步,或坐在小花园里休息,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原来的冯寨村变成了新型社区,以前的老房子不见了,曾经的自然村落“消失”了。很多村民又觉得一切还在,乡愁未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再过几十年,谁还记得曾经的村子和历史呢?如何既能把乡村的根留住,又能展示村子发生的巨大变化,走进冯寨村村史馆就会找到答案。村史馆浓缩了冯寨村过去的生产生活记忆,延续了这个有上百年历史村子的生命,让它不至于隔断。

村史馆面积虽然不算大,但里面内容丰富,陈设大有讲究,除了丰富的图文资料,更引人注目的就是陈列的传统农具实物了。所陈列物件也都很具代表性,和冯寨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息息相关。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富有乡村特色和泥土气息的老物件、老古董,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的岁月。手摇式纺花车、老式的织布机、浑圆的青石碾子、一扇一扇的红石磨盘,镇馆之宝——刻有“大冯寨”的青石匾额被放在村史馆正中央……自从村民们知道村里要修建村史馆,纷纷把自家珍藏的老物件拿了出来,这些农具全部都是村民捐献的。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讲述村子的古老故事和发展变化,留下了丰厚的乡土文化记忆。记录了乡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淳朴的冯寨村人,用自己的勇敢和才智创造着辉煌的历史和精彩的文化,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与文化,是全体村民的精神家园。

村史馆专门有一间屋子展示的是传承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民俗——冯寨村威风锣鼓狮舞,冯寨村是传统武术之乡,广大村民素有尚武传统,男女老幼习练武术的氛围浓厚,舞狮表演中的闪、转、腾、挪皆有武术根基,文艺爱好者更是将大刀、长枪、双节棍等传统武术套路融于舞狮艺术表现当中,尽显北派舞狮风格。

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村史馆既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见证,又是后人了解村史、寻根溯源的源泉。“看到的这个村史馆陈设的东西,不知不觉地想起了我们父辈那时的艰苦和朴实的生活,如今我们家乡建设越来越美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环境更优美了,感觉变化很大,所以我们要更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村民冯建国说。

村史馆不但留住了乡愁,还使冯寨村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先人在这片土地上是如何劳作与创造的,也让下一代冯寨村人增加了文化自信、家乡自信。让群众在幸福的生活里,记住乡愁,感恩家乡,热爱祖国,永远跟党走。

荥阳时报 邓浩浩

通讯员 李义军 荣高洁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06758 2020-12-18 00:00:00 五 档案见证小康之路 村史留住乡村记忆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