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2020战疫有你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2-13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郑州答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郑州答卷
市民欢迎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战“疫”英雄回家了
河南援助湖北医疗急救转运队归来,交警敬礼欢迎
我市援鄂医疗队返回郑州,受到郑州人民最高礼遇
“流调”人员入户登记调查
南阳路街道办事处张超拄着拐杖守卡点 刘絮 图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庚子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神州大地。与“漩涡中心”武汉近邻的中原腹地郑州,同样被疫情的阴云笼罩。

郑州,国家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四通八达,人口超千万,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当暴风骤雨来临,当生活充满忧惧,当明天变得未知,该如何选择脚下的路?

1000万英雄儿女迅速以实际行动作答:忧患之际,不屈;临渊之险,不畏;风雨之阻,不惧;直面疾风,直面艰险,直面未知。

郑州顷刻间组建起一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强大“战队”,全力扛住这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的重大考验,直至交出一份国家满意、人民满意的高分答卷。

岁末回首,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郑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离不开各级党组织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白衣战士们的冲锋陷阵、全力以赴,离不开全市党员干部的伫立社区、坚守基层,离不开建筑工人的昼夜奋战、与疫情竞速,离不开助力数字化战役的工程师呕心沥血、竭尽所能,离不开千万郑州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人们说,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抗击疫情战争中,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就是那束照亮城市,照亮你我的光。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文

马健 周甬 丁友明

李利强/图

“郑州速度”为抗疫提供强大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1月21日后,包括河南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郑州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履行防控职责,突出抓好重点时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防控,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政府领导、社会参与、防治结合、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1月20日,郑州市制定新冠肺炎卫生应急预案和急救转诊工作流程。1月21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从全市各单位抽调数百名工作人员组建“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为郑州战“疫”的指挥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辖区内新冠肺炎疫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信息收集和督导检查的工作,“一组七办”从飘雪的冬天不分昼夜地奋战到阳光灿烂的初夏。未雨绸缪,厉兵秣马,以“郑州速度”10天抢建287张床位的郑州岐伯山医院,给郑州战“疫”注入强大的底气和支撑。

医务工作者诠释职业精神

白衣为甲,逆风而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战“疫”中,奋不顾身的白衣战士是当之无愧的精锐主力。他们披挂上阵,慷慨出征,或随医疗队征战武汉,或驻守家乡隔离病区、发热门诊,践行守护生命的神圣诺言,以血肉之躯筑起阻挡疫情的钢铁长城。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更是万众一心、全力以赴,65家发热门诊、13家定点医院、7家后备医院快速确定,筛查、就诊、救治、转运等20余个工作方案迅速出台,223个交通卡口排查外地来郑100万余人次,60个集中隔离点所有密接人员全部集中隔离。

全省首家发布通告,要求市民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单位、个人停止或推迟聚集聚会、减少出行。全省率先组建重症救治核心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后备专家库、应急医疗队、后备梯队等5788人的五级医务人员梯队,分层级开展救治工作。全省率先对境外入郑人员实行“一视同仁、属地管理、联防联控、隔离观察、如实申报”五项管控措施,全部集中隔离。健康扫码管理、流调排查、密接人员管理、出院患者管理等一系列精准防控政策领先全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扛牢卫生防治第一责任,实施疫情防控“归零作战”,郑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全体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战士的责任和情怀,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负重者”默默前行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郑州人只要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刻,数以万计的“负重者”默默扛起这个城市的战“疫”任务,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来郑人员排查全覆盖。在223个交通卡口设置医疗服务咨询点,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筛查工作。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方式,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在全市各个社区、村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的基础上,以双脚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排查外地来郑100余万人次。

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全覆盖。全市设置60个集中隔离点、6743个房间,所有密接人员全部集中隔离。

可疑病人集中留观全覆盖。关停全市千余家门诊部、诊所,发热病人全部由发热门诊收治。所有可疑病人、无症状感染者全部集中到定点医院留观治疗,提高收治率。

确诊疑似病例集中救治全覆盖。所有确诊、疑似病例全部集中到定点医院,实行一人一案精准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出院患者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核酸检测全覆盖。核酸检测由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第三方机构分片包干,确诊、疑似、留观、密接、出院、入境人员全部纳入,做到“当天发现当天检测”。

“郑州发布”传递必胜信心

这是写给千万郑州人的家书,情真意切,推心置腹。面对疫情,郑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郑州发布”平台作用,第一时间传达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并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先后推出了23条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让市民第一时间获取关于疫情防控最权威、最快速、最可靠的信息,传递给千万郑州儿女战“疫”必胜的信心。

“郑州发布”推出的“@千万郑州人”系列,以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形式将防疫防护知识发送到郑州千万用户,打通社区宣传渠道;通过短视频、海报、H5、音频、MV等形式,在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号、抖音等各大传播平台全方位、多渠道推送防疫宣传。疫情期间上线的口罩预约小程序,缓解了疫情形势严峻时期的“买口罩难”问题。其间,“郑州发布”工作人员注意到空巢老人群体不会操作手机,无法预约口罩,遂在后台留言建议并反馈至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很快回应来了:决定给郑州市18900名空巢(独居)老人免费送口罩。

“郑州发布”的专业性、实用性、便民性,获得了市民极大肯定,很多市民成了“铁粉儿”。“每天‘郑州发布’推送的信息,都会仔细阅读并把链接转给亲朋好友。”“这次疫情,让我看到了‘郑州发布’的巨大能量,信息涵盖面广,上连天线、下接地场,真正做到了为民所想,为民解困。”评论区网友一条条暖心评论透露出对公众号的极大信赖。“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在抗疫报道中,在全国政务微信排行榜中跃居前10名。

英雄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和平时代的战“疫”,战士不止身披白甲,亦着军装、着警服……而更多的战士,穿着和你我一样的便装。他们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个路口、一个街角,也许就是他们为之奋战的热血疆场。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真心英雄。15批奔赴江城武汉的白衣战士,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逆风而行;无数奋战在家乡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天使,用羽翼和肉身牢牢庇护着家乡父老的康宁;日日夜夜坚守在社区,奔行在乡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用脚步丈量着打通疫情防控的距离;深知自身责任的千万郑州人,恪守规则,听从指挥,严格自律,以每个人的微小力量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滚滚洪流,为郑州战“疫”注入磅礴力量。

并不只是战死沙场才能叫烈士。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疫”中,为了阻击疫情,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同样是令人感佩的烈士。

1月31日零时,荥阳市司法局干部郑凯在前往防疫服务站换班途中,遭遇车祸,抢救无效,因公牺牲。郑州市委追授郑凯同志“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向郑凯同志学习。

2月11日,在战“疫”一线连续奋战17天后,郑州市公安局东风路分局民警樊树锋因过度劳累导致颅内出血,2月19日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年仅39岁。这名曾经的特警队员,抗击疫情的“勇先锋”,辖区群众的“暖心人”,把生命指针永远定格在抗疫的春天里。遵其遗嘱,家属将其器官无偿捐献,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樊树锋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从一个冬天到另一个冬天,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城市走过了非凡的一年。

站在2021年的门槛上回望,我们恐惧过、怀疑过;我们热血沸腾过、激情燃烧过、奋力拼搏过;我们哭泣过、疲惫过、也欢笑过、喜悦过……历历在目、五味杂陈、生动鲜明。

此刻,抗击疫情仍未结束,我们仍将继续战斗,而那一个个瞬间,一幕幕记忆,就是推动城市、推动人们前行的无尽“郑能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09846 2020-12-31 00:00:00 四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郑州答卷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