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2/2021-01/07/A08/20210107A08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十四五九大方面发力更出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抓实“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
十四五九大方面发力更出彩

成绩属于过去,进入“十四五”,郑州发展的路子将继续向前。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永葆“领”的担当、“创”的精神、“闯”的劲头,抓实“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从九大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在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柳影 董艳竹 曹婷 肖雅文

“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

“一”是以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为总目标,到“十四五”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彰显,郑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引领发展,不断强化郑州的战略支撑作用。

“三”是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在全省发挥更大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国同类城市竞争中形成更多比较优势、在国际上赢得更大影响力”的“三个在”努力方向,让郑州这个全省龙头高高扬起来、国内大循环中的战略节点立起来、国际循环与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联结点强起来。

“四”是加快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

“五”是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努力实现“五个新”: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空间结构优化形成新布局、中心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水平、市域治理能力得到新增强。

九大方面

1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来打造,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原科技城为引领,推动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集聚,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布局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打造国家极具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

畅通内外双循环

充分发挥“枢纽+物流+开放”比较优势,持续开展“一门户、两高地”开放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交通枢纽门户,打造国际物流贸易中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投资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推动扩大内需,完善消费流通体系,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扩大郑州新优势。

3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强化先进制造业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体系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升级,打造优势突出、竞争力和支撑力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

4

优化营商环境

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数字化为引领,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按照“要素配置讲效率、公共服务讲均衡”的原则,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促进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5

建设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高质量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围绕“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格局,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城市核心板块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建设,推进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推进郑州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走好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子,创造“整洁、有序、舒适、愉悦”的现代化都市环境。

6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塑造都市文化气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统一、传承与创新相融合,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强化郑州“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地位。

7

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水型城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把生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统筹推进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污染治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郑州。

8

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紧紧围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设健康城市。办实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9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健全城市治理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郑州、平安郑州。

“十三五”郑州发展

取得重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郑州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经过五年发展,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内涵品质加快提升,确定了“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布局,以道路综合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的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推进,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农业路高架、四环快速化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城乡环境面貌、形态品质、承载功能全面提升。

对外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交通枢纽门户、对外开放体系高地、参与国际合作高地“一门户、两高地”对外开放体系加快完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以“一网通办、一次办成”为牵引的“放管服”改革取得阶段成效,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力推进通道绿化、沿黄绿化,实施全域绿化主体工程。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中小学午餐配餐和课后托管、询问结算、“就医一卡通”等便民服务改革受到群众普遍欢迎,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法治郑州、平安郑州建设全面深化,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以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等,共同为郑州开启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1303 2021-01-07 00:00:00 四 十四五九大方面发力更出彩KeywordPh抓实“一二三四五”目标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