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0版:热线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寒潮来袭,从1月6日开始,河南进入“速冻”模式。昨日,大数据为寒冷见证,全省39个站点突破本世纪(2000年以来)常年同期历史极值。 全省39个县(市) 创本世纪以来气温新低 昨日,全国一片寒冷,说河南冷,东北人笑了,可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笑不出来。这种冷,最不怕冻的95后可能还没经历过,到底有多冷? 1月7日,我省北部最低气温-18℃到-16℃,中东部、西部-14℃到-12℃,其他地区-10℃到-5℃。其中,原阳最低气温-15.7℃,为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林州等39个县(市)达到或突破2000年以来1月最低气温历史极值。 根据河南省气象台统计的累计降温幅度,鹤壁(降14.4℃)、濮阳(降13.2℃)和三门峡(降11.8℃)排前三名。 从数据图上看,鹤壁最低温度-18.3℃,全省只有驻马店、平顶山、南阳、济源和信阳最低温度未达到-10℃。 郑州1月7日最低气温-11.1℃,是1993年11月21日之后最冷的一天! 风寒效应让体感温度 比最低温度还要低 1月7日,细心的市民发现天气预报除了有室外温度,还有体感温度,郑州市体感温度最低达到-15℃,比最低气温还要低。为啥还加码冷? 省气象台相关专家解释,“大风+降温”通常都是冷空气的固定“班底”,这次也不例外,在降温的同时,6~7日全省大部还伴随着大风天气,风寒效应明显,使得本就低迷的气温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人们会感受到比实际气温更加“彻骨”的寒冷。 寒潮虽强,湿度却很小 所以没有雨雪出现 入冬以来,和寒潮一轮又一轮的高“出勤率”相比,河南实在是太“贫雪”了,为什么本轮寒潮过程没有带来降雪? 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吕晓娜解释,下雪就是冷空气和水汽的约会,二者缺一不可。本轮寒潮虽强,整层大气相对湿度却很小,因此以降温和大风为主,没有雨雪出现。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