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荥阳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荥阳“豫”见贵德 乔楼镇+河东乡 两地交流合作架起“新桥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豫”见贵德 乔楼镇+河东乡 两地交流合作架起“新桥梁”

1月12日上午10时许,“大美青海 高原特产”荥阳形象店在乔楼镇正式营业,标志着“荥阳—贵德、乔楼—河东”两地交流合作为消费扶贫领域架起了“新桥梁”,为荥阳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感知、体验和接触高原农特产品的 “好窗口”。

青海省贵德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国新,副县长马志明等,荥阳领导万玛多杰、朱天柱参加启动仪式,并共同为“大美青海 高原特产”河南荥阳形象店揭牌。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李向阳 文/图

荥阳与贵德一“河”牵

“人便其行,物畅其流”,荥阳—贵德虽相隔千里,但共饮黄河水,都承担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荥阳市位于河南省会郑州之西,是离郑州最近的县市,是郑州西花园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德县距青海省会西宁市87公里,是环青海湖经济圈和西宁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德县境内丹山碧水蜿蜒相依、多元人文交融共存、田园风光层林尽染,是西宁市“后花园”。

荥阳市和贵德县历史悠久,人文殊胜。荥阳境内的织机洞人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中原人,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了最早的丝绸。贵德县境内“马家窑”和“卡约”文化遗址、汉唐古堡、明清楼阁记载着贵德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共同进步的历史见证,也是“尊道贵德”文化传承的动力源泉。

荥阳市和贵德县都风光旖旎。贵德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黄河流经县境76.8公里。境内有别致的高原景色和自然风光,登高远眺,苍茫逶迤的丹山,翠绿起伏的沃野,滚滚东下的黄河,炊烟袅袅的村庄尽收眼底。造就了国家级地质公园巧夺天工的雄奇胜景,构成了国家级湿地公园和省级黄河风景名胜区独特秀丽的画卷,阡陌纵横的田野和“万亩林海”赐予了清新秀美的田园风光,而“天下黄河贵德清”一语道破了贵德美景核心价值所在。

荥阳网友“无眠”说:2018年,自驾去青海湖订不到酒店,美团上订到贵德县。“因祸得福”一路风景很漂亮,高山草原,清水黄河。

荥阳“豫”见贵德

荥阳是阀门之乡、建筑机械之乡,是全国重要的游乐设备产业基地。近年来,荥阳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展,拥有郑州新材料园区、中车产业园等。

贵德县产业独特,特色鲜明。贵德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有生态农牧、文化旅游和清洁能源三大产业优势。全县有天然草场414万亩,历年各类牲畜存栏数稳定在33万头只左右,耕地面积22.28万亩,渔业水域面积6.72万亩,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贵德县,春则百花灿烂,清香四溢;夏则绿荫盈野,凉爽宜人;秋则果实累累,景色诱人,是休闲养生的世外桃源。黄河水电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资源潜力达486.4万千瓦,其中装机容量420万千瓦的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上游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为充分利用好、发展好三大优势产业,贵德县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青藏高原旅游名县”这一总目标,提出“一产围绕生态调结构、二产围绕生态促转型、三产围绕生态壮实力”的方针,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旅两大优势产业融合进程,促进农业间接为旅游服务向直接参与旅游转变。同时,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着力点,围绕商务、养生、研学、休闲、情感、探奇六大旅游发展要素,积极构建全景式规划、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近年来,贵德县河东乡按照“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总体思路,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凝聚党心民心、提升治理能力、巩固脱贫成效、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用好用活各级各类扶持村集体发展资金,先后打造了以发展“农家乐”为主西北村“西北回族饮食文化旅游第一村”;“六统两分”模式发展生猪养殖的“沙柳湾千头猪扶贫产业村”;以藏族传统村落文化体验为主的“哇里村五彩风情藏寨”,以及支部引领五大产业的阿什贡村切什旦种养专业合作社。目前,全乡1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其中20万以上的村6个,占比40%,累计收入225万余元。拓展了以“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干在产业链上、把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为内容的“四链”建设,走出了一条产业强基、合作兴农、振兴乡村的富民新路。

两地交流合作架起“新桥梁”

贵德县农牧业资源具有类型多、数量大、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优质青稞、优质油菜、中藏药材、林果产品、牛羊肉及副产品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市场体系发育滞后,一些优质农副产品不能有效地对接外部市场,青海好的农产品没人要(知道),外地人想买青海的好产品却不知道在哪儿买,农牧民增收有限。针对此,青海省相继扶持建设了上海、北京、西安、成都、南通等青海特色农产品展示体验店,开展青海特色农产品营销体验、宣传推介、打造品牌、电商服务,组织青海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帮助企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开启了青海特色农产品对外宣传的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7月,青海派出5名科级以上干部到河南挂职学习,其中贵德县河东乡党委书记张巍被派往郑州市荥阳市乔楼镇任党委副书记。从挂职到任第一天起,张巍就把“自身学习提升、促进两地合作和招商引资”作为挂职的三大任务,虚心学习、认真工作、积极协调,发挥了挂职干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其间,促成双方党政人员互访3次15人次,带领河东本地企业家2人到郑州相关企业参观洽谈2次。同时,在荥阳市委市政府、乔楼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张巍和乔楼镇、河东乡专班积极筹备,强力推进,从形象店的选址装修、整体宣传形象设计、两地承接商的接洽、产品采购铺货、线上销售平台(河东乡“贵在乐淘”平台及郑州网红自销平台、传统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对接到开业运行,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

据张巍介绍,河东乡党委、乡政府以此形象店为“根据地”、“1号窗口”和贵德品牌向外传播的新方向,紧紧抓住利好机会,按照标准化生产、品质化保障、品牌化运作的要求,以为荥阳市民提供放心、贴心、养心的“三心”绿色农畜产品食品为首要目标,以一流的服务和优惠的价格服务广大市民,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群众高品质生活。

“大美青海 高原特产”荥阳形象店由河南纳斋商贸有限公司承接运营,前期总投资30万元,面积40平方米,店址位于荥阳市万山南路与310交叉口南600米路西,目前有青海牦牛肉干、枸杞、蜂蜜、藜麦、青稞、油菜等制成产品7个系列60多种。该形象店的正式营业,标志着“荥阳—贵德、乔楼—河东”两地交流合作又一次实现创新性成果,为消费扶贫领域架起了“新桥梁”,为荥阳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感知、体验和接触高原农特产品的“好窗口”,意义非常重大——于贵德,让更多家乡农特产品走出县城、走出青海,促进“农产品增值、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发展”;于荥阳,可以让荥阳人民品尝到来自青海的绿色纯净、无污染、高品质的特色产品,让“老家河南”多一重“青海贵德”味道。

一名荥阳市民对记者说:“早想买沙棘原浆了,这次我去店里购买了沙棘原浆和牛肉干,还有有机菜籽油,食品真是物美价廉。”

“大美青海 高原特产”荥阳形象店地址:万山路与郑上路口向南约1000米路西,万山路与中原路口向北约300米路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3930 2021-01-19 00:00:00 二 荥阳“豫”见贵德 乔楼镇+河东乡 两地交流合作架起“新桥梁”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