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7
焦巧芳:做一个让生命有温度的人
尘埃里的花朵
少室阙: 再现东汉社会风情的古建筑瑰宝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焦巧芳:做一个让生命有温度的人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焦巧芳的艺术人生。

她用文字抒发对这个世界的爱,用文字咀嚼人生五味,用文字坚持着生命的信念。她说,只要有人懂得,有共鸣,哪怕只是少数,她便不孤独。她就是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焦巧芳,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作家。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通讯员 琴心 文/图

贫穷激励奋发向上的品格

焦巧芳于1975年出生于登封市少林办郭店村。当年正处于青葱岁月的16岁的她,站在中岳嵩山脚下,把县城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揉成一团,眼神里透出激动又失望的心情。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又小心地抚平那张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焦巧芳清楚地知道家里根本拿不出这么一笔高昂的学费,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她决定不再上学了。

焦巧芳的母亲知道她要退学的消息后,坚决反对。“母亲郑重地交给了我一沓有整有零的钱,俺妈说知道我爱学习、爱写字,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耽误我。”焦巧芳说,当时的她眼眶有些发酸,但始终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暗下决心一定要走出大山,好好替母亲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正是家里那头育肥的小猪给焦巧芳奠定了求学之路。她不负母亲厚望,顺利考上大学。也正是大学生涯奠定了她写作的基础,培养了她对写作的兴趣,甚至于她决定要用一辈子来写作。“要把外面的世界变成文字,以后念给俺妈听,要用文字的力量传达对生活的感受,要让自己的精神存在于字里行间。”焦巧芳说。

1996年,焦巧芳大学毕业,为了想要去山外面看看的信念,她南下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工作,这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为她的人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生命对每个人都赋予使命

“南方生活温暖充实而惬意,然而每到深夜,对工人艰辛生活的感慨,以及思乡之情都涌上心间。”南下的日子里,焦巧芳开始把这些难言的思绪和生活体悟及把对家乡的思念变成文字,并在多家报纸上发表。白天高强度的工作,抵挡不住她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常常伏案疾书于深夜是她惯有的态度。

2010年突然一场大病,使焦巧芳对生命有了更深的领悟。病中夜以继日,笔耕不辍,历经3个月,心中酝酿了近10年的20多万字长篇小说《心灵在唱歌》终于书成,于2011出版。书中讴歌了母亲一样的普通人民对生活和土地的热爱,描写了莘莘学子对理想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精神。

做一个让生命有温度的人

“大城市的快节奏和喧哗让人每天都处于精神绷紧的状态,夜晚看着城市耀眼闪烁的霓虹灯,再也没有初来乍到时的美丽。”焦巧芳回忆起写作之路,“倒是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再三浮现在脑海。仔细看看,那南山分明就是嵩山呀!是嵩山在日夜呼唤着远方的游子。”

2015年,焦巧芳在网页上偶然看到,家乡农民辛苦一季收获的粮食,被收购小贩坑害的事件。她毅然决定马上动身返乡,回到家乡做农产品收购,服务民生。

焦巧芳为人善良正直,在生意上对顾客从不克扣苛刻,将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乡邻们提到她家的小店也是赞不绝口。近几年来,她还积极参与“99公益日活动”,是登封爱心粥屋的长期志愿者,对登封环卫工人常年提供免费早餐。

“达则兼济天下,我愿意为最需要帮助的人,献出一点爱心。”焦巧芳始终秉持一种理念,就是让生命永远处于一种丰盈的状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4659 2021-01-22 00:00:00 五 焦巧芳:做一个让生命有温度的人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