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开新局 郑奋进 上一版3  4下一版
A22
中原古村 美丽袁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背靠少室山 南临颍河畔 历经数百年 再踏新征程
中原古村 美丽袁桥
喜上眉梢 唐彩红 图
“中共登封红一大”旧址
老槐树
夜景袁桥

明洪武年间,袁氏先祖袁克诚带领妻子儿女全家11口人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登封,居住在这里。因村东沟内常年流水,于是,袁克诚举家动手在河沟上修筑了一座石拱小桥,“袁桥”的名字也由此诞生。

袁桥村位于郑州市登封大金店镇,距登封市区约10公里,距千年古刹少林寺约20公里,整个村落背靠少室山,南临颍河畔,如巨龙横卧。村北至游方头村东侧收尾,形似龙尾,龙尾左侧有一椭圆小丘,状如神龟。村北水仙洞清泉四季长流,成“金龟探水”之势。袁桥古村落可以用“古、文、红、善、梨”5个字来涵盖。

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建龙

登封融媒记者 付文龙

通讯员 郭朝军 文/图

袁桥古槐 550~600年树龄

在袁桥村西,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的人类居住遗址——袁桥遗址,距今约有5000年。

袁桥古槐 据《袁氏家谱》考,明朝洪武年间,始祖袁克诚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入登封,定居于此。为了纪念举家迁徙之事,特命子女每人种下一棵槐树,共种下9棵以示纪念。古槐树550~600年树龄,属一级古树,已被载入《登封古树名木》一书。

袁桥古寨墙 袁桥古村的古寨墙,由于“土层厚、打头重”而闻名登封,有“南山豹子北山猴,中间有个袁老头”的说法。到清朝同治年间,为了袁桥村民安居乐业,袁氏十六世孙袁梦松组织村民筑土为寨。原寨子呈椭圆形,周长约750米。而现如今的古寨墙是在保存下来的几段土寨墙的基础上,全部用古砖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将缺失的寨墙进行修复,形状和长度都保持了原来的样子,分别在东南、东北和西南设3个寨门,被附近百姓誉为“登封小长城”。

袁桥古避难碉楼 明朝万历年间,由袁氏七世孙、文思院太史袁国臣组织修盖,共3层,每层由底向上砌砖微内收,下层砖砌墙厚约1米,内设有暗道,直通寨墙外面。该楼起到了登高远望、避难、防护外来侵犯的作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已登记造册,列入重点保护项目。相传在明朝年间,碉楼建成之后,筹建者准备了一大口锅的银元宝作为维修资金,藏在这栋楼的“一箭之地”,大家可以来袁桥游玩时探寻一下这一大口锅的银元宝。

除此之外,还有500余年的石臼爻、明清时期四合院、古民宅、私塾学院、打更道、秘密暗道、牛王庙等历史遗存建筑。

文人辈出 300多人的小村落曾办4所学堂

袁桥是登封教育史上的典范,在明清时期就是文人辈出,先后有52人获得生员、太学生、庠生等身份,并进入仕场。袁桥村的私塾学校,从清朝嘉庆、宣统年间至民国初年一直未断,至今还有两处学院建筑保存完好。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一个约50户、300多人的小村落办起了4所学堂,名扬四方。清朝同治年间,袁桥创办的私立学堂走出了28位教师,分别在郑州、洛阳、商丘等地执教。新中国成立后,从袁桥村走出的教师有60多人。袁桥人袁学易,1946年河南大学毕业后回到登封,开办登封县中学,就是登封一中的前身,并首任中学校长,为登封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革命传承 列为登封红色教育基地

袁桥有“中共登封红一大”旧址。1938年2月,中国共产党登封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袁桥中共早期党员袁毅家中召开。中共洛阳地委书记陈耳东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15人,代表着全县10个党组织、40多名党员。袁毅曾留学日本,与同学董必武等成为好友。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共登封红一大”旧址,袁毅家先后被列入登封县级和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被登封县(市)党委政府命名为登封红色教育基地。

在这里我们回顾先驱的创举,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并领会到袁桥人斥资3.8亿元建设美丽乡村以及守护、传承红色基因的良苦用心。

传扬慈善 被称为“孝贤示范村”

从古到今,袁桥人都有慈善之义举。明清时期多次大旱,袁桥人扶赈救济,感动省城,题匾额“功在会垣”。又有大爱者将借据、欠条当众焚烧,获赠匾额“焚劵高谊”。这几块匾额目前都在祠堂里面悬挂。现在的磴槽集团袁氏三兄弟更是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2015年7月在袁桥村成立了河南省首家村级慈善站,不但对贫困群众帮扶,而且每月6日给全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300至1000元不等养老金,还开设大病救助、金秋助学、夕阳关爱、爱心助困等慈善项目,真正做到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河南省孝贤促进会也把袁桥村称为“孝贤示范村”。

千亩梨园 春赏雪海秋品甜梨

在袁桥村北坡,有1000亩40年以上的梨园和800亩核桃园,袁桥村的梨远近闻名。历史上,袁桥人就有种植梨树的习惯。改革开放后,袁桥村大面积种植梨树,袁桥梨成为宴请宾朋或走亲访友的佳品之一。

吃过的人都知道,袁桥梨是真正的健康绿色食品。每到春季梨花盛开,村里还会举办“梨花节”,9月份举办“香梨摄影大赛”等,袁桥梨园成为古村一景。

置身于袁桥古村落,犹如置身于一幅历经沧桑的画卷。站在城墙上登高望远,感受居高临下;穿梭于古建筑群中,感受明清时期的气息;夜间躺在民宿炕上,听蛙鸣虫叫,感受大自然的静谧。我们还可以在大槐树下听袁桥老者讲述它的历史,在袁桥婚舍体验古典的中式婚礼,在美食街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在手作坊体验手工的乐趣。若在春季来游玩,还能置身千亩梨花海。趁着周末节假日,约上三五好友,来感受一下袁桥古村落的魅力吧!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6393 2021-01-30 00:00:00 六 中原古村 美丽袁桥KeywordPh背靠少室山 南临颍河畔 历经数百年 再踏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