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聚焦金水区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C03
逆势有为2020 成绩来之不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六稳”“六保” 兼顾全面 统筹全局
逆势有为2020 成绩来之不易

2020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全区紧紧围绕高品质现代化城区建设和实现“两率先一争当”总体目标,聚焦“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沉着应战抗疫情,从容应考促发展,在突出重点中兼顾全面,在突破难点中统筹全局,成功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2020年

晒晒成绩单

●金水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亿元

●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38.7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4亿元

●民生支出达到60.8亿元

●减免企业税费41亿元

疫情大考 最硬措施守护群众健康

坚决以最快速度全面遏制疫情蔓延。2020年,金水区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大年初一全面执行Ⅰ级响应,火速集结4.8万余名群防群控力量,一线组建2115个防控专班,用23天就实现了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再用10天实现了本地确诊、疑似、无症状感染的全清零。

坚决以最硬举措守护群众生命安康。率先设置7个集中隔离点,规范提升34家发热门诊(诊室),建成12个PCR实验室,高效排查328.4万人次。44万返校师生零感染、境外输入病例零扩散。

坚决以最强担当融入服务抗疫大局。辖区5.34万名医务工作者争当急先锋,156名医疗队员勇做逆行人,7300余名党员干部和3000余名公安民警辅警甘当“守门人”,3.8万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擦亮“志愿红”。

经济强韧 形成高质量发展全新态势

综合实力保持稳步前行。出台惠企扶企“金水十条”,常态化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减免企业税费41亿元、协调提供资金支持509.3亿元。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0亿元,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4亿元。

经济运行展现强劲韧性。214个省市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38.7亿元,创历年新高。发放消费券2000万元,启动河南直播经济总部基地,网络消费、夜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新增市场主体4.2万户、同比增长18.6%,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万户、占全省的1/30。

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软件信息、互联网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3%、60%,带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30亿元。信息安全产业纳入全省十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信大捷安推出全球首款符合5G—V2X要求的智能交通安全芯片。服务经济高质发展,以“四个三”工作为抓手,推动正弘城等街区商圈成为全市时尚消费地,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13幢,获评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

改革创新 汇聚强劲势能转型升级

市场活力全面激发。万余平方米的政务服务新大厅全面投用,1263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入驻,1067个事项实现“最多只跑一次”,工程建设项目区级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率先在市内六区实现企业开办“一次办成”。

新增“四上”企业226家、科技型企业419家、高新技术企业229家;大山教育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到819家。

创新高地加速崛起。科教园区入选国家网络安全“高精尖”技术创新平台,推动全区研发机构、双创载体分别达到358家、62家,占全市的18.2%和20%。

创意园区成功发行全国首只知识产权信托产品和全省首笔“知识产权创新券”,有效助力“金水智造”加速产业化。

开放通道持续拓展。积极整合国内外运营资源,并联运行海外仓突破30万平方米,28个境外办事处覆盖五大洲、18个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外贸物流仓储成本最高可降40%。自贸区新落户跨境电商企业25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和外贸进出口分别达到91.6亿元、109亿元。新签约科大讯飞等产业项目69个、总签约金额30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

更新改造 凸显中心城区时代面貌

城区功能更趋完善。围绕“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严把设计、施工、成本、管控“四道关口”,入地改造高压和强弱电92.4公里,4条主干道和43条支路背街实现“点、线、面”系统升级。新建成通车道路17条,成功打通红专路(经五路—经七路段)断头路。

城区风貌更有魅力。深化“建管结合”模式,实施改造老旧小区277个,83个无主管楼院纳入物管服务。抓好城乡接合部常态化整治,黑臭水体、垃圾乱堆等乱象基本消除。创建优秀以上路段395条。

城区生态更加优质。133台燃气锅炉实现低氮改造,280家大型餐饮服务场所纳入智慧化监管,1746辆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顺利淘汰,优良天数达到227天、增加57天。以最严要求推进沿黄区域生态建设,石沟完成综合治理,建成公园游园微景观107处,新增绿地133万平方米。

民生推进 促进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民生支出达到60.8亿元、增长16%。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4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建成安置房88.2万平方米,网签安置房1.17万套,杓袁等5个项目顺利回迁。发放救助资金6255万元,“慈善日”募集善款9160万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投用中小学5所、公办幼儿园9所,区属中小学全部实现午餐供餐和课后延时服务;7所学校获评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成功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新增养老服务设施22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社会足球场地28处,建成博物馆3家、城市书房7个。

社会治理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三分钟应急救援圈”做法得到应急管理部的充分认可。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新建、提升改造高标准农贸市场8家,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作风能效 展现服务政府务实作为

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办结率达100%。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率达100%。社区(村)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政府效能持续提升。完善部门机构设置,全面实施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万条,认真解决12345热线等群众诉求2.5万件。

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落实。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7842 2021-02-05 00:00:00 五 逆势有为2020 成绩来之不易KeywordPh聚焦“六稳”“六保” 兼顾全面 统筹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