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键词 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积极应对,持续激发有效需求,确保荥阳经济行稳致远。 扩大有效投资 激活消费潜力 【回顾2020】 研究出台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具体举措,41个省市重点项目综合排名位居郑州县(市)前列。落细落实促消费增活力稳增长举措,新增特色夜经济示范区3个,拉动消费增长20%。 【聚焦】 激扬动听的音乐,激情四射的舞蹈,香气四溢的美食……2020年6月20日晚,荥阳市光明荟广场集市上人山人海,“星光夜巷·光明街区”正式启动,慕名前来拍照打卡、品尝美食、挑选礼品的市民络绎不绝。 随着夏日的到来,夜间经济也开始复苏。为此,荥阳市联合光明房地产集团中原区域公司、上海华都集团等联合现有商户,利用街区优势,通过演绎活动、夜间集市、现场餐饮试吃等多种手段,将荥阳光明荟项目打造成为荥阳西部夜间经济的示范街区。当天启动的“星光夜巷·光明街区”融特色美食、潮流服饰、儿童游乐、草坪音乐节、精彩影片展播等为一体,同时,摒弃传统夜市、地摊的脏乱差,成为广大市民夏日夜间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星光夜巷·光明街区”只是“靓丽·夜荥阳”诸多活动中的一个。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复苏,激发消费活力,积极推进夜经济发展,荥阳精心策划“靓丽·夜荥阳”消费季系列活动。 “靓丽·夜荥阳”消费季系列活动,突出时尚购物、特色餐饮、文娱休闲、旅游观光、运动康体五大业态,以完善提升消费设施、丰富服务功能为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消费活力进一步迸发。时间自2020年6月20日启动至8月30日,持续两个多月。 “靓丽·夜荥阳”消费季的启动,形成了荥阳“夜购、夜品、夜赏、夜游、夜健”百花齐放的消费场景,成功构建荥阳新地标、新商圈,点亮夜间经济,进一步拉动和刺激消费,让荥阳愈夜愈美丽。 【展望2021】 实施“十四五”规划,谋划启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省、郑州市大盘子。聚焦城建交通、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160个以上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0亿元以上。 落实需求侧改革要求,围绕消费新热点,适应消费新模式,大力发展体验式消费、定制消费等新业态。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传统市场形态转型,完善便利店、社区菜市场等便民消费设施;加快推进大溪地商业综合体、万达商业广场等项目,打造新型消费场景。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完善农村流通体系。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 支持实体经济 【回顾2020】 优先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分级分类率先推动企业复产、项目复工、商超复市、学校复学。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活动,带动一季度以来各项经济指标企稳向好、逐步走高。 【展望2021】 全面落实上级支持政策,密切关注国家阶段性政策调整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完善政策“工具箱”,努力为企业创造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强化各类要素保障,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盘活,力争批回土地3000亩,保证工业用地供地1000亩。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放大产业发展基金作用,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以“两个健康”提升行动及“三送一强”“一联三帮”为着力点,倡树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培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在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充满活力。 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业态 关键词 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强化创新引领发展,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 【回顾2020】 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7%、10.5%。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速,千余家企业“登云”。新增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5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6家。获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市)。 【聚焦】 2020年8月9日,荥阳市首家5G光模块生产企业——郑州华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郑州华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荥阳市产业集聚区华同科技园,由河南筑邦芯投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昌煜集团公司联合投资,主要从事5G通信与大数据网络产品中的光通信芯片、光模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投产后,预计年生产光通信芯片100万颗和25G高速光模块45万个,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二期预计投资1亿元,引进光模块的上下游产业,建设光器件和波分复用器生产线,全部生产线投产后,生产能力可达到4亿元。目前,华煜光电已被列入郑州市5G建设重点企业,并纳入河南省加快5G网络建设与产业发展项目库。 华煜光电项目投产运行标志着荥阳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崭新步伐,对荥阳传统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当天,华煜光电与中国移动郑州分公司还举行了5G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5G基站、5G网络等的软硬件建设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加快郑州市的5G通信发展。 【展望2021】 坚持主导工业“一赋两培”,做足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推动“区中园”布局,不断增创主导产业领先优势。 坚持数字引领、绿色发展,推动企业“上云”,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百企提升”数字化改造行动,新增智能工厂2家;实施百万元以上技改项目50个。 强化产业带动和产业配套,推进阀门、装备、游乐设备等专业园区建设,装备产业园新入驻企业20家以上,阀门产业园创建国家级阀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小微园区2个。 深化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创成河南省质量强县示范县。 认真落实全省“百园增效”行动要求,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扎实推进“亩均效益”创新引领、领跑者、效能提升“三大行动”。 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回顾2020】 中科亿霖等3个项目建成投用,郑州骨科医院具备运营条件。新城吾悦广场项目主体封顶,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扎实推进。全年接待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亿元。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商品房交易面积168万平方米,交易额133.5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完成19.3亿元,增长3.7%。 【展望2021】 编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健康园区围绕“生态+医养”发展定位,推进深业医养综合体等一批项目建设,郑州妇幼保健院、第八人民医院开诊运营。特色商业区以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支撑,大力引进大数据等高成长性服务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落实挂牌上市“千企展翼”行动,加快企业上市培育。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现代商贸、文体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新增规上服务业及限上批零住餐企业30家以上。以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引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办好特色节会活动,持续推动北部文化旅游带建设,进一步提升现有酒店、宾馆、民宿软硬件水平。 本版文/图 荥阳时报 王焱楠 通讯员 蒋士勋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