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N04版:聚焦管城回族区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管城回族区两会
古都焕新生 聚力启新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收好官 谋好篇 开好局
古都焕新生 聚力启新程

2月3日,在管城回族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管城回族区人民政府区长张艳敏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时期,管城区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此外,2020年管城区经济持续回稳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十三五”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报告还指出,管城区政府根据《中共管城回族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了《管城回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草案)》。 “十四五”时期管城区将强化危机意识,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记者 柴琳琳

2020年收好官,努力奋斗书写靓丽成绩单

一年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持续回稳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初步统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82%,增速分别位 居市内五区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2%,增速位居市内五区第二。

经济社会发展回稳向好

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时间建立三级联动防护网,启动454个网格、686个卡口以及重点场所管控,6000余名干部职工、2000余名党员志愿者下沉一线,构筑了“数据、管理、责任”3个闭环。

复工复产统筹推进,在全市率先出台“管城10条”“财税9条”帮扶政策,深入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企业帮扶活动。通过发布“管城味道”纪录片、开展“管城云车展”、打造“弄啥里”等一批夜间经济街区,有效拉动消费及时回补,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市内五区第一。

转型升级动能有效集聚

商代王城遗址板块:“两院”项目即将开馆,安置区正在筹备回迁工作,宫殿区遗址公园等9个项目全面加快建设。统筹推进“六街六片区”协同风貌区建设,北顺城街改造基本竣工,代书胡同、平等街等街区建设成效初显。

金岱科创板块:成功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环公园一期建成开放,规划招商展示中心建成投用;腾飞集团等18个总部项目达成入驻意向。

小李庄火车站板块:豫一路等10条道路建成通车,豫二路等6条道路正在加快建设,刘湾变等3所变电站主体完工,明珠路小学等5所学校和南曹污水处理厂启动建设。

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深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施工许可证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科技创新亮点纷呈。大力开展科技型和高新企业“双倍增”计划,新认定科技型企业6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家。获评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家,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两家。全区高新技术产值达到300亿元。

高品质城市建设深入推进

老旧小区改造稳步实施,坚持示范带动,分类施策,有序推进533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陇海北三街等336个老旧小区、9条支路背街改造。

城乡接合部整治统筹有序。张华楼、刘湾、河西袁美丽乡村建设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城乡接合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区级垃圾分拣中心建成投用,新改建垃圾分类房279处、环卫中转站8座、公厕53座。新开工道路33条、里程近48公里,宇通路、端和路等14条道路建成通车。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大力开展移动源、燃煤源、扬尘源等专项整治,150家大中型餐饮门店、133个建筑工地全部纳入智慧在线监控,黑加油站和“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陇海铁路等4条铁路沿线及京广快速路南延生态廊道绿化全面完成,十七里河综合公园、南水北调公园建成开放,打造公(游)园和微景观31处,获评“郑州市生态建设先进单位”。

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民生保障稳步加强。区级中心敬老院改造完工,建成10家社区养老服务站、新增养老床位200张。“美好教育”提质增效,新(续)建中小学14所,投入使用5所,新增公办幼儿园14所;引进郑州一中、郑州八中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办学;投资4000万余元推进56所中小学午餐供应及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66人以上超大班额实现清零。提升改造特色文化馆、图书馆6家,高标准打造8个社区公共文化活动阵地。新增10家城市书房,新建社会足球场13处。

“十四五”时期目标路径

聚焦

“一二三四六”

推进管城

高质量发展

“一”:即一个目标,以实现“古都新生”为总目标。

“二”:即两个争先,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机遇中奋勇争先。

“三”:即三大支撑,以商代王城遗址、金岱科创城、小李庄火车站三大核心板块建设为支撑,打造管城发展重要增长极。

“四”:即四大定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展示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综合枢纽经济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转型样板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四条路径: 文化立区、产业兴区、基础强区和生态靓区。

“六”:实现6个方面的大提升,即综合实力大提升、城区功能大提升、文化软实力大提升、生态环境大提升、民生福祉大提升、治理效能大提升。

如何实现,管城区将突出

抓好八个方面内容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集聚发展要素,汇聚追赶超越新动能

二是突出数字引领,提升产业能级,构建“一三四五”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深化改革开放,营造一流环境,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四是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城区

五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速推进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区

六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居管城

七是坚持人民至上,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八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管城

2035年远景目标

管城区发展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国际化城区基本建成,高水平实现“五个更高、两个典范、人文城区”建设目标。

“五个更高”

一是更高质量商贸发展 打造完成三大核心板块主商贸区和大观国贸、百荣商城等多个副商贸区,形成“3+N”商贸发展格局,推动业态全面升级。

二是更高层次文化塑造 以历史文化、商贸文化、民族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特色充分彰显,文化形象更加鲜明,文化产业全面升级,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三是更高能级交通枢纽 “域内畅通、域外联通”的交通路网体系更加完 善,地铁经济、轨道经济、物流经济的辐射效应持续迸发,以小李庄火车站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提升。

四是更高品位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大生态、大绿化格局更加巩固。

五是更高效能社会治理 城区功能、品质、形象全面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两个典范”

打造老城复兴典范:围绕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建设,以“六街六片区”开发建设为抓手,实施文化复兴、产业复兴、功能复兴“三项行动”,全面带动老城有机更新,打造更具活力、更有魅力、更加宜居的老城复兴典范。

打造文商旅融合典范:高标准建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胜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和国家中心城市会客厅得到广泛认同。

“人文城区”

社会管理文明化、人性化充分彰显,“厚道包容、团结诚信”的城区精神深入人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建成更有温度的人文城区。

2021年开好局,做好这六方面内容

2021全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预期 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增长7%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与经济

增长同步

节能减排、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聚焦强投资扩消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更加注重扩投资、促消费、强实体、防风险,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主攻项目稳投资。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稳定投资的主抓手,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等领域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253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约613亿元。深挖潜力扩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把“新零售”作为现代 商业发展重点,实施特色商业街优化、品牌连锁便利店培育、便民市场建改“三项工程”。围绕大观国贸、新世界百货、大乐城等商圈,创新消费产品、消费场景、消费模式,鼓励“线上+线下”直播带货,积极培育“体验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打造3到5处具有管城文化特色的现代时尚消费街区(集聚区)。

聚焦核心板块建设,提速转型发展步伐

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初具雏形、五年基本成形”的目标,突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主体功能先行,掀起核心板块建设热潮。

商代王城遗址板块:高标准实施“六街六片区”协同风貌区建设,平等街片区、顺城街·代书胡同片区上半年建成开放,管城街·衙署片区上半年实现开工。

金岱科创板块:启动智能建筑总部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建筑科技产业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两个“园中园”。

小李庄火车站板块:加快中国储运产业园项目建设,确保百丽郑州物流中心建成投用,7-ELEVEn河南区域总部基地开工建设。

聚焦促融合提内涵,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高品质规划设计引领,注重智慧化管理赋能,统筹城乡协同联动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方式根本性转变。加速老城有机更新,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以“一拆五改三增加” 为重点,分类施策,高标准打造代书胡同、平等街等11个示范片区,有序推进139个老旧小区、37条支路背街改造,年底前实现改造任务大头落地。

提速乡村振兴步伐,坚持规划引领、分类实施,以张华楼村、大湖村为示范,按照“四美乡村”标准,统筹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开工农村垃圾中转站5个,改造提升欣花路等农村公路3条。

聚焦抓改革促开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深化改革优环境,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确保营商环境便利指数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压缩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确保年底前实现100%事项网上可办。 招大引强添动力,围绕三大核心板块建设,用足用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行“项目+基金”招商新模式,开展产业招商、平台招商、精准招商,争取招引两个1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1个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聚焦提升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打造“天蓝、地绿、水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强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着力构建全域绿化格局,统筹推进三环外生态廊道贯通和中心城区街景游园建设。围绕张华楼等4个美丽田园片区、十七里河等4条水系、紫荆山南路等8条廊道和29个公(游)园建设,全年谋划生态绿化项目96个,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左右,着力构建连片成面、全域绿化的大生态建设格局。

聚焦惠民生强治理,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依靠现代科技加强源头防控,有序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有序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姚庄郎庄、柴郭等12个项目主体封顶,柴郭、南曹小湖等安置地块实现全部开工,完成金岱李等4个安置房项目回迁和网签工作。提供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实施新校建设项目14个,力争管城区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建成投用,郑州十一中、郑州七中等合作办学尽快落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18546 2021-02-08 00:00:00 一 古都焕新生 聚力启新程KeywordPh收好官 谋好篇 开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