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开往春天的幸福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打造国家极具活力区域科创中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打造国家极具活力区域科创中心
■读政府工作报告 看郑州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诸多“关键词”,对未来一件又一件国家大事细细谋划,每一条都与咱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给咱郑州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目标明晰的发展蓝图。 郑州全媒体记者 王红

关键词: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摘要】

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巩固恢复性增长基础,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郑州实践】

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郑州将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定位、“新理念”的新内涵、“新格局”的新机遇,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郑州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关键词:创新驱动

【报告摘要】 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郑州实践】

掀起中原科技城建设热潮

2021年,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按照“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总体布局,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郑州要着力打造国家极具活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掀起中原科技城建设热潮。以龙湖北部、智慧岛、科学谷为主体,重点发展数字文创、信息技术、前沿科技等产业。加大精准招引力度,力争年底前入驻落地头部企业、大院大所、领军团队60家;出台政策,整合一批在郑、在豫研发机构。

大力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发布“1+N”政策体系,集成办好人才引进“一件事”,推动头部企业与驻郑高校联合实施“十万码农”培养计划。

利用郑洛新自创区政策,加快谋划建设沿黄科创带,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造条件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内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企业15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240亿元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新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00家、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5家。

关键词:重点领域改革

【报告摘要】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相关改革,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

【郑州实践】

做强主导产业 落实“链长制”

2021年,郑州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做强主导产业,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落实“链长制”,绘制“四个图谱”,建立“四个清单”,实施“四个一”推进机制,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主导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80%左右;做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加大生物医药、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重点产业培育力度;做优传统产业,提升食品、铝加工制品、建材耐材、服装家居等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新技改”项目500个,开工、续建、竣工项目各200个。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抓好以资本市场培育为重点的现代金融业,提升郑州龙子湖基金岛集聚效应,完善基金、债券、企业上市、财富管理等服务体系,抓住注册制有利时机,培育上市企业4家以上,支持郑商所打造亚洲重要的期货交易中心;抓好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业,做大郑州技术要素交易市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培育信息传输、软件服务等营利性服务业,做强技能培训、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等产业;抓好以“枢纽+开放”体系为依托的贸易流通业,带动现代物流、商务会展、转口贸易等服务功能提升,力争A级物流企业达到106家,高标准推进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等平台建设,申请建设“星火—链网”新型基础设施超级节点,推进“上云接链”企业达到4万家。

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土地、资金、平台等关键要素,开展盘活存量土地攻坚行动,加快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市级零基预算,推进分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发挥投融资平台和产业基金作用,开展资本招商,提供招商项目融资服务;紧盯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目标,以一件“事”为牵引,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以“一事件”为牵引,抓好“一网统管、依法处置”改革,理清权力责任两张清单;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同类同质企业全面整合。各级政府部门要围绕市场主体,当好“店小二”,依法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请继续阅读A08-09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2361 2021-03-06 00:00:00 六 打造国家极具活力区域科创中心KeywordPh■读政府工作报告 看郑州高质量发展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