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5版:登封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5
努力种好美丽新范寨硕果满枝的幸福树
登封市直一幼二分园 开展主题环创评比活动
情暖梅村 真帮实扶
打造高素质公安交警铁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凝聚更强力量 展现更大作为
努力种好美丽新范寨硕果满枝的幸福树

在郑州市与洛阳市的交界处,坐落着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范寨村,这里绿树成荫,碧水荡漾;村貌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生态自然幽静,人居环境良好。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村庄几年前还是一个街道狭窄脏乱、村容破败不堪、村集体经济为零的村庄。郑报全媒体记者 袁建龙

范仲淹后裔

驻村工作队入驻以后,无意中了解到了范寨村的深厚历史。经《颍阳镇志》查证,自宋朝范仲淹之后,范姓族人由洛阳偃师徙居登封颍阳,再从颍阳镇西街迁此聚住,为防兵患,筑寨建村,故称范寨。根据村中长者保存的民国八年版《范氏族谱》载,范寨村聚居的范氏后人,“乃儒林房讳仲钧之裔,与文正公同一曾祖,乃文正公四服兄也”。以此重大发现为抓手,驻村工作队在范寨村开展了姓氏文化与范仲淹精神的塑造和宣传工作,举办了范氏文化座谈会、《启源故事》开机仪式、范氏大鼓捐赠仪式等,自发筹建了范仲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通过传承先祖文化教育引导群众。

要想富先修路

驻村工作队进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范寨村距镇区仅1.5公里,G343线从村中贯穿东西,交通很便利,但经济却一直没有起色。入户调研发现,村里道路泥泞坑洼,“每逢雨天两脚泥”的情况非常普遍。村里农产品的收割和运输都极大受阻,很多农户还是自产自销的小农经济模式,效益不高。

5年时间,郑州市委办公厅累计投资183万元整修硬化6公里,笔直宽阔的水泥路连通了国道和各家各户;16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公园游园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100盏路灯照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点燃了村民的希望。

“第二故乡”的振兴梦

2014年,郑州市委办公厅响应扶贫政策要求,正式启动了对范寨村的定点帮扶工作,2015年实现脱贫38户,完成摘帽任务,2016~2018年实现脱贫12户, 2019年村中剩余贫困户4户12人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截至2020底,范寨村63户286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6年时间里,郑州市委办公厅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92.45万元,在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中翻建民房、兴办产业、修路架灯、改厕改厨、通水通电,使村民生活条件不断升级。“范寨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说起范寨村的大变化,驻村第一书记周传武总是这样强调。

施好“产业肥”

脱贫攻坚进入尾声,周传武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范寨村的发展,他毅然决然申请续任颍阳镇范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种好范寨村这棵幸福树,需要党群一心、政企合力,破难题、解民忧”。对于如何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他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规划:

“首先,巩固脱贫成果是基本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关键点不是在于硬件设施改善了多少,增加了多少固定资产,而是能创造和留下多少经营性资产和有效渠道。接下来的产业发展应该注重整合资源,各个村单打独斗容易出现同质化严重和资源重复浪费的现象,可以以乡村甚至以乡镇为单位,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集约化利用,有效提高区域化发展水平。”

扎牢“组织根”

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据范寨村“一肩挑”书记范建超介绍,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要从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协商民主、把握智志双扶三个方面,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

曾任村委会主任的张占云,如今也有了新的身份——范寨村合作社法人代表,现在的他可以专心在种植养殖方面发挥特长,带领合作社提质创收。

“以前确实存在决策效率低的情况,全村没有形成一致步调。现在我们村积极响应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干部活力凝聚群众力量搞发展。今年我们的百亩樱桃园也该结果了,接下来的振兴和发展我是真的充满信心!”张占云的喜悦溢于言表。

春日阳光明媚,干净整洁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热闹非凡,窗外的小麦开始分蘖发芽,范寨的春天已然可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4878 2021-03-18 00:00:00 四 努力种好美丽新范寨硕果满枝的幸福树KeywordPh凝聚更强力量 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