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郑东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务实重干,狠抓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市场主体实现逆势增长。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39236户,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获得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记者 马燕 王阳 通讯员 李鹏飞 文/图 谋篇布局再提质,打好“政务服务”牌 一是率先推行个体登记“一件事”24小时自助办理。通过加大人财物投入,在辖区办事大厅和12个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同步上线个体登记“一件事”智能审批终端,采用群众办事申请零材料、审批零人工、存档零纸件的“三零”智能服务模式,从刷脸认证、信息勾选、签名确认到执照领取,全程“不见面”审批、“一站式”登记,实现51项高频个体登记事项自助办理、当场秒批出照。二是率先推出“三免费”,减轻企业开办负担。“三免费”即新办企业印章刻制免费、首购税控设备免费、发票邮寄免费。“三免费”措施全年为辖区企业节省成本1500万元以上。三是率先推行食品经营许可“就近办”和“一日结”。通过减环节、改流程、压时限,将食品经营许可权限下放至12个乡镇办基层监管所,食品经营许可办理时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压减率达95%。四是铺设招商引资“高速路”。成立“三人服务小组”,通过“上门服务”“24小时跟踪服务”“管家式保姆服务”“定制化个性服务”等举措,助力全省唯一的龙子湖智慧岛基金企业快速聚集,助力中原科技城一大批招引企业入驻办公,助力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国家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顺利落地,对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引领再升级,打准“精细服务”牌 一是率先实行闭环排查助力复工复学。深入贯彻落实“三送一强”,采取“四个加”措施,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726处,助力辖区6000余户餐饮单位安全有序恢复堂食服务;采取“五个统筹”对学校的食品安全实行全方位、全流程闭环管理,保障了辖区近45万师生安全复学,央视一套、十三套多次以“东区经验”进行专题报道。二是率先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发证。主动协调涉及该项改革工作的政府服务部门,将交房即发证所涉及的20多项业务整合为“一件事”,通过并联审批、联合验收、限时办结大幅缩减拿证时间,做到了购房者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就拿到不动产证书,拿证时间由1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19天以内。三是实行信用奖惩助力“信用郑东”建设。广泛开展信用建设宣传,组织财政、金融、发改委等部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和行政处罚失信企业等工作,郑东新区综合信用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四是运用智慧监管强化“智慧郑东”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率先建立预警、处置、救援等功能于一体的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并实现与“城市大脑”平台的互联互通,提高了电梯安全治理和应急保障能力,使辖区企业吃下“定心丸”,助力楼宇经济蓬勃发展。 瞄准目标再聚焦,打响“优质服务”牌 一是开展放管服改革“催化”“减负”。全面发挥各级领导、部门及社会资源效能,为中原科技城等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高标准探索完成基层窗口全面进驻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持续做好涉企收费检查,严厉打击各领域、各环节违反国家价格法规及收费政策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融资和用能成本。二是开展实施监管“共建”。加强与企业、公众的双向交流,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仿冒混淆、虚假宣传、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环境。三是深入开展“两新一小”企业“护翼”。对辖区“两新一小” (新业态、创新型、小民营)企业实施包容监管,指派专人担任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政策宣讲员、营商服务员、党建指导员和权益守护员,按照“一组织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思路,服务企业提质升级。四是依托党建增强非公经济向心力。重点培育万众大厦党委、星联芒果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等4个楼宇党建示范点,树立楼宇党建工作标杆。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功能,将党建与企业文化、经营有机融合,引导企业参与街道社区共治共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选派党建指导员派驻重点企业进行结对指导帮扶,开展“双争五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重大实际困难25个,培育省市区三级非公党建联系点、示范点25个。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