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Z08
中牟:加快城乡发展 扮靓东部新城
“臭豆汤” ——舌尖上的中牟非遗
童眼看非遗 佳作获双星
缤纷涂鸦 灿烂童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臭豆汤” ——舌尖上的中牟非遗

本报讯 3月13日上午,中牟县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大孟镇草场村田金汉老人家中,了解今年的“臭豆”捂制情况。此时,田金汉老人和老伴儿正忙着捡豆、煮豆,准备干草、泡沫箱等。

“二月二,捂臭豆”,“传统臭豆制作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据市级传承人田金汉介绍,进入农历二月,天气干燥温度适当,是煮豆捂豆的好时段。从“二月二”到“二月十五”这十来天捂出的臭豆,臭里带香、口感最佳、色泽金黄。

关于“二月二,捂臭豆”还有个历史传说。相传臭豆汤起源于三国时期曹操的草料场(今大孟镇草场村),当时袁绍起兵要攻占曹营,曹操下令全部人马出营应战,这时喂马的马夫早就把喂马的料豆煮好,现在全部人马要去参战,煮好的料豆又无法带走,于是就把料豆放在一个水缸里用麦秸料草盖上就走了。打了十来天的仗回来后,大家就闻到一股发臭的怪味儿,结果发现煮好的豆子发臭扯丝。一位姓段的草料管事惧怕曹操怪罪,就偷偷把发臭的豆子进行晾晒,不料晒干后的豆子不但不臭,放在锅里煮后还有一种香味。曹操闻讯来到草料场,品尝了臭豆汤,并连连夸赞道:“这是我们军营里的一道美食啊!”自那以后,每年捂臭豆成了中牟农村百姓的一种习俗。

臭豆汤以它先臭后香、清淡味鲜的独特风味儿深受百姓喜爱,甚至成为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如今,有些快餐小馆因为制作臭豆汤招徕了不少食客,生意火爆,有食客甚至跑十几公里就为喝上一碗美味的“熬臭豆”。

田金汉表示:“可别小看这小小臭豆,它承载着千年以来中牟百姓的传统餐饮文化,要好好传承下去。我今年81岁了,已经力不从心。”据了解,下一步,田金汉将会和一些餐饮企业联手,一是传授他们传统臭豆制作技艺,让臭豆汤走进百姓生活;二是和食品生产企业合作实行深加工,让臭豆走向全国市场,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进行宣传销售,让百姓真正体验传统美食的独特风味,使传统臭豆制作技艺真正传承不息。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崔合林

通讯员 张喜亮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5503 2021-03-19 00:00:00 五 “臭豆汤” ——舌尖上的中牟非遗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