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7
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国家航天局发布 “天问一号” 拍摄火星侧身影像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碰一碰”“扫一扫”,“数字足迹”怕暴露
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新华社发

新华社电“碰一碰”“扫一扫”,这些被我们逐渐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一方面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产生“隐私保护”的烦恼,担心被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过分获取“数字足迹”。

近期,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大众好奇数字人民币到底如何“匿名”?能否守护你我隐私安全?

数字人民币如何做到“匿名”?

随着试点地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活动,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体验,使得用户很快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无师自通”,却也容易令人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日前表示,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钱包。当然,这类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不过,也有人心存疑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这不还是无法匿名吗?

对此,穆长春解释称,尽管电信运营商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用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对于央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数字人民币怎样保护隐私?

数字人民币仅凭借匿名开立个人钱包就能保护隐私吗?

雁过留声,基于银行账户的每一笔线上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而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追踪并获取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通过挖掘用户金融行为,推送金融产品。这不仅令人不堪其扰,还会把“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观念偷偷植入学生等资信脆弱人群。

为破解这一问题,在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消费场景,用户支付信息将会被打包加密处理后,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至电商平台。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这有力地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其实,不只是电商平台,就连提供服务的银行、线下收款的商户、收取转账的个人等都不会获取支付用户的个人信息,因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交易已通过技术和制度实现了匿名化处理。

万一被盗刷了,损失还能挽回吗?

尽管数字人民币交易是“匿名”的,但是“可控”的。

尽管数字人民币钱包用手机号即可开立,但并非不能打击犯罪行为。金融部门、电信运营商分别掌握一部分数据,一旦遇到犯罪行为,可以把相关证据线索交给司法机关,由执法部门按图索骥。

另外,数字人民币钱包自身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可开立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小额支付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如要进行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要素,以此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7384 2021-03-27 00:00:00 六 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你我隐私安全?KeywordPh“碰一碰”“扫一扫”,“数字足迹”怕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