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7
李玉红:自我创新绽放别样芳华
油菜花黄
少林碑刻:少林金石的艺术宝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玉红:自我创新绽放别样芳华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登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玉红的艺术人生。

在登封,有一位艺术家,她学医出身,但因为热爱和努力,如今已经成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她就是登封市文学艺术界的新秀——李玉红。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崔燕方

角色转换 弃医从艺

李玉红大学学的是医学专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拿起了毛笔,从此,她和书法、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法上她学过隶书和唐楷,绘画上她从传统国画入手,涵盖工笔、写意、工兼写等多种画法。现在,她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到绘画上,把中国古典的传统绘画和当前流行的西方绘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

走进她的画室,一张书画桌盘踞着,桌上新画尚未染色,各色颜料如七彩虹,正在等待渲染。李玉红取出她历时三个月创作的作品《火鸡》,她把画从画轴中抽出来,画卷翻动间,黑色打底缓缓展颜,让人平添了一份惊诧。画面上,左中右三棵棕榈树前后排列,划分出不同的画面层次,树上点缀的三簇红果初步形成了画面的三角布局。棕榈枝丫生得极盛,以向上的趋势四散炸裂开,中间的那棵尤高,一直长到画幅的最高处,环抱左右。画的下部,在棕榈与地面的连接处生出几片草叶,从右到左分别是怪石、棕榈和两只散步的火鸡。

勤学苦练 铁笔成针

李玉红是一个勤奋的人。谈起写字和画画,她淡淡地笑着说,没有刻意为之,一切都是一种缘分。

“开始书法创作的原因居然是一本字帖。”李玉红说,十几岁时的她看到父亲和兄长的一本书法字帖,便自己开始临摹。随后,她偶然间看到了登封的一个书画展通知,就拿了作品去参展。参展过程中,她看到了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从此,她的书法便如同开了挂,基本是几天一个样,因为作品优秀,她很顺利地加入了登封市书协、郑州市书协、河南省书协,书法作品更是集众家之长,且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说起绘画,她感叹如今想来还仿佛是一个梦。在一次书画展上,她有幸认识了春平老师,随口说起想学画画。没想到,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她。之后,给了她几个颜色,并教给她一些绘画的基础知识。她居然瞬间就开了窍,很快画作就像模像样了。

学会画画后,李玉红每天临窗而坐,在宣纸上涂抹着颜色。有一天,正当她兴致勃勃地泼洒浓墨时,她家的一位租客站在她面前认真地观看。看到那位租客的神情,李玉红知道自己遇到了行家,于是虚心请教。那位租客倒也大方,只要李玉红有问,他必定有答。就这样,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在那位租客的指点下,李玉红的画作突飞猛进。后来,李玉红才知道,那位租客也是一位知名画家,还是国家级的美协会员。

因为缘分使然,更因为勤奋耕耘,李玉红在书法和绘画领域都成绩颇丰。

推陈出新 创新元素

李玉红在绘画的生涯中,以研究的态度,一本正经地将一些不可能的一方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她的许多画作既体现着传统,又给人一些幻觉,在她的笔下,那些不可能的场景一一出现在人们眼前。

李玉红表示,画画如绣花,那些柔柔的线条、细细的笔锋,就像是闺阁女子手持绣花针开绣,墨色的微妙变化,生动的写意和工笔的丝丝细描,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更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李玉红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不仅从传统国画中汲取营养,而且在创作中徐徐融入西方艺术的技法,完成了自我创新,一步步为画作注入新的生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28448 2021-04-01 00:00:00 四 李玉红:自我创新绽放别样芳华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