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6版:新郑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6
新郑市北靳楼村变身“白富美”
古都新郑领跑全国
新郑市林业局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新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0年5个项目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古都新郑领跑全国
河南新郑胡庄墓地(资料图片)

自1990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启动以来,被称为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评选已走过30年。30年来,郑州先后有15个项目上榜“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领跑。据统计,在这15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中,新郑有5个,占1/3。据相关专家介绍,新郑市已成为全国县级市城市中入选考古十大新发现项目最多的城市之一,领跑河南、领跑全国。

新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厚的8000年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多年的郑韩文化。30年来,新郑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项目都有哪些?记者 杨宜锦

1 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

郑国祭祀遗址位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面,总面积2万平方米,遗址清理出土春秋时期郑国青铜礼乐器坑17座,殉马坑44座、夯土墙基1道,商周灰坑791座,水井98眼,战国烘范窑3座,小型墓葬80座,瓮棺葬28座,两周及汉代灶坑9座,还有一批战国牛肋骨墨书文字,发现了以348件郑国公室青铜礼乐器为代表的大批珍贵文物。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迹的发掘对我国春秋时期的礼乐制度、古乐器学、乐律史、音乐史和科学技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研究战国文字和仓廪管理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 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该遗址位于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南部和西部,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的夹角台地上。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

经2006至2008年发掘,发现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址65座,灰坑或窖穴206个,墓葬2座,灰沟5条。房址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分为单间式和多间式。房屋不仅具备居住功能,而且已经作为生产工具的加工场所。居住基址分区、分片布局,具有规划意识,居址已具有环壕防御性质和凝聚式向心布局的特征。

裴李岗文化时期大面积居住基址的发现,对深入研究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家庭、社会组织等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该遗址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 河南新郑胡庄墓地

胡庄墓地位于新郑市城关镇。发现有春秋时期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中、小型墓葬及两座特大型战国墓。两座大型战国墓为南北向近“中”字形竖穴土坑墓,葬具均为木质“工”字形双椁双棺,是韩国王侯级大墓棺椁完整形态的首次发现。发现了由3道近长方形环壕、1座曲尺形墓旁建筑、中字形墓冢和冢上建筑组成的陵园形态,填补了韩国陵园空白。墓葬内出土的90件铜器上发现刻铭,其中有多组“王后”“王后官”和“太后”刻铭,以及“少府”“左库”等韩国官署名称,可以确定这是一组战国晚期韩国王陵。该遗址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4 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

该城址位于新郑市新村镇杜村和孟家沟村以西及周边区域。遗址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2010年在遗址发掘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晚期和二里岗文化早期两座城址,并发现了外廓城,城址总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望京楼夏代城址和商代城址位于同一地点,为国内首次发现,对于探讨夏商历史、夏代晚期文化与商代早期文化更替及中国早期城池建设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5 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位于新郑市区周围。城址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城垣周长20公里,城内面积16平方公里。北墙外侧有数处马面建筑,是全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发现城门遗址4处,在城内南北走向有一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西城内分布有韩国宫城和宫殿区、缜丝作坊遗址。东城内分布有郑国宫庙遗址、祭祀遗址、铸铜遗址和韩国铸铁、制骨、制玉、制陶等多处遗址。故城内外有郑韩两国贵族墓地多处,其中大型韩王陵墓群12处。郑韩故城的布局体现了当时东周列国都城的典型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同一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该遗址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33981 2021-04-23 00:00:00 五 古都新郑领跑全国KeywordPh30年5个项目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