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山河祖国 风华郑’茂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全球英才看过来 “大红包”已备好“郑”在等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球英才看过来 “大红包”已备好“郑”在等你
■解读一

风鹏“郑”举,击楫“中”流。

昨日,郑州人才计划全面启动,围绕人才认定奖励、项目资助、公共服务、资金管理等重点事项,细化引才标准,明确配套措施,确保政策措施“精准有效、务实管用”。

在人才激励政策上,郑州人才计划要求,突出发展取向,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有效。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战龙

海内外高端人才支持专项

对A类(顶尖人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给予一定额度个人奖励和首次购房补贴或免租住房。

对C类(地方级领军人才)、D类(地方突出贡献人才),给予一定额度个人奖励和首次购房补贴。

支持组建高水平项目技术团队,实施原创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根据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情况,经评审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给予最高2000万元项目资助。对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的战略科技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方式,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

科技领军人才支持专项

聚焦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郑州市企事业单位,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年富力强、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具有成长为高端人才潜力的地方级领军人才(C类)和突出贡献人才(D类),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奖励。

对符合郑州市产业发展布局,带技术、项目、资金在郑创办企业的创业领军团队,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给予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对获得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对依托郑州市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等平台,致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创新领军团队,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给予最高300万元项目资助。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可认定为D类人才。

柔性汇聚境外人才资源,对用人主体以项目形式引进高层次外国专家和团队并取得显著效益的,单个项目给予引进单位最高60万元经费资助。

产业骨干人才支持专项

按照产业急需紧缺目录,对郑州市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重点企业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从事企业核心业务的急需紧缺人才,依据能力素质、紧缺指数、薪酬水平等指标以积分评价方式择优认定,2年内给予人才5万~10万元奖励。

深入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培育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引领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企业家人才。

青年人才支持专项

对毕业3年内来郑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6个月。

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申请最高4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组织创业的,可获得最高2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面向海内外吸引优秀博士来郑从事博士后研究,对设立国家、省级、市级博士后工作平台的郑州市用人单位,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资助。2年资助期内给予进站博士后每人每年最高15万元生活补贴。

对郑州市企业引进或出站留企工作的博士后,给予20万元安家补助,国(境)外优秀博士后安家补助提高至30万元。

每年选送资助一批青年人才赴国(境)外进行中长期培训进修,根据培养时间和层次给予人才3万~10万元资助。

名师名医名家支持专项

建立名师名医名家梯级培养体系,3年遴选100名左右具有较强成长潜力、引领专业学科发展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每个培养周期给予每人最高20万元培养经费,支持人才成长为省级、国家级专家。

3年遴选100个左右人才培育项目,培育2000名左右业务骨干人才。对培育项目按常规类、重点类、示范类分级给予5万~30万元项目资助。

迥异于以往,此次人才政策引进以“引平台和引机构”为集聚人才的主攻方向,依托中原科技城,建设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开展制度和政策创新,加速形成“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格局。

鼓励创新型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郑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最高可给予新型研发机构1亿元支持。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团队带头人,可根据业绩贡献认定为高层次人才。

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和100万元一次性补助,对优秀国家级研发平台给予200万元一次性补助。领衔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的负责人,符合条件的可直接认定为相应高层次人才。支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亿元的新引进企业在郑州市设立研发中心的,给予不超过研发中心建设总投入30%、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补助。

对新认定(备案)的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给予最高200万元奖补。对“郑创汇”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落地企业给予5万~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市场化引才方面,政策也给出了方向,搭建面向全球的引才网络平台,依托重点企业驻外机构、中介组织等设立人才联络站,统筹海外人才资源,对人才引进成效突出的,给予20万~100万元奖励;鼓励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市场化引才,根据引进人才的数量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对贡献较大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在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政策明晰了具体措施,突出留才用才,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人才住房体系。对高层次人才,给予50万~300万元首次购房补贴,或不超过200平方米的免租住房。对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首次购房补贴。完善高层次人才日常保健服务,更好满足高层次人才子女优质教育需求,健全完善外籍人才签证、居留等出入境便利化措施。

政策提出建立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容错免责机制堪称点睛之笔,树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鲜明导向,对潜心科研、扎根创业的人才给予充分信任,创新创业过程中确因不可预知风险造成的探索性失误、失败,未达预期发展效果的,予以宽容和责任免除。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34441 2021-04-27 00:00:00 二 全球英才看过来 “大红包”已备好“郑”在等你KeywordPh■解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