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1年1~4月,高新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442万元,同比增长14.74%(全市增速12.6%),高于全市2.14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6位。其中,高新区税收收入完成233892万元,财政收入质量高达90.15%,财政运行整体态势平稳向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
从增速排名看,2021年1~4月全市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7亿元,增长12.6%。其中,高新区2021年1~4月完成公共预算收入259442万元,高于全市2.14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6位。
从财政收入质量看,2021年1~4月全市收入质量为68.8%,高新区1~4月收入质量高达90.15%,高于全市21.35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全市排名第4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自创区建设纵深推进的突破发展之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高新区用一组组亮眼的财政数字展现了稳步提升的综合实力。
今年以来,全区进一步坚定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功能定位,和国家自创区“创新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两大使命,“培育新产业、引领新业态、打造新模式”三项任务,紧紧围绕“聚焦智慧产业、建设智慧社会”的主攻方向,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围绕产业链、布局科创链、完善金融链、强化政策链,建设更加宜创宜业宜居宜游智慧新城”的“四链一城”实践路径,埋头苦干、奋勇争先,深入推进智能传感器、北斗应用、网络安全、科创金融、智慧治理,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收入质量居全市前列,体现了高新区“十四五”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发展预期总体向好的态势,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以来复工复产、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新区出台的多项举措,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出了应有的支持作用。
记者 孙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