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7
村民:“总书记来我们家,就坐这个沙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村民:“总书记来我们家,就坐这个沙发”
村民邹新曾夫妇讲述总书记来家时的场景
干净整洁的邹庄村

5月14日上午,细雨蒙蒙,记者走进九重镇邹庄村,两旁的行道树绿意盎然,宽阔干净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两层小洋楼分立两边,走在邹庄村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这个最美移民村的幸福模样,感受着家的温暖和惬意。养殖规模扩大了,新村光伏发电,葡萄采摘园、猕猴桃等果蔬园基地……一切都让人目不暇接。

一家三个儿子都住上两层小楼

从内邓高速渠首站出发,沿渠首快速通道行驶2.5公里左右,便到了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

68岁的邹新曾,是邹庄村里评选出来的“最美保洁员”。

5月13日下午,总书记来到邹新曾家中看望,同一家三代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总书记来我们家,就在这个沙发上坐,你们来坐一下……”记者在邹新曾家里采访时,他开心地指着客厅里的沙发说。

他说,总书记平易近人,非常亲切,“就跟电视上一样一样的”,总书记和他聊天,就好像他和亲戚、邻居拉家常。

邹新曾老家在油坊岗村,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他在2011年搬迁到了现在的邹庄村。

“在老家时,住宅条件差,只有五六十平方米的瓦房。”邹新曾说,他家有3个儿子,当时房子根本住不开。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南方打工,三儿子上大学。

家里人多,土地也多,全家老小主要靠31亩地生活,靠天吃饭,好的时候年收入2万多元。

搬到邹庄村,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去的邹新曾住的地方,是邹新曾大儿子的家。这个院落就是带院子的“别墅”,两层小楼,温馨宜居。

由于有3个儿子,邹新曾家分了3个这样的院落,都是窗明几净的“别墅”。

舍小家为大家,支持南水北调

在邹新曾家的客厅里,放着他在老家拍摄的全家福——一个破旧的瓦房前,或坐或站,共13口人。

当年移民时,村干部做工作,他非常支持。“舍小家为大家,大力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邹新曾说。

全家福的旁边,放着直播架。邹新曾说,那是他大儿媳做电商直播,主要卖化妆品。

客厅的墙壁上粘贴了10张他孙子的奖状,邹新曾说,孙子准备考研究生。

谈及家里收入情况,邹新曾和老伴全德飞更是心满意足,现在,他家年收入约12万元。

“如果现在老家的房子还在,你想回去,还是想留在新家?”记者问邹新曾。 邹新曾说,当然是留在这里,虽然“很多次梦里梦见老家的事情”,现在只是清明节、过年时去老家祭拜一下逝去的长辈。

移民村过上幸福生活

邹庄村有多家小超市,65岁的曹阳祥也开了一家。总书记走到他家的小超市里,询问他的家庭情况,还站在玻璃柜台前,询问产品销售情况,并指着柜台里的高活性干酵母了解情况。

曹阳祥一家7口人,母亲85岁了,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孙子、孙女在上学。

以前,曹阳祥也外出打零工,由于需要照料年迈的母亲,他选择了在家创业,现在他的家庭“年收入七八万元”。

移民工作改变了曹阳祥人生,搬进新家的那一天,成了他人生中的转折点,从那天开始,他逐渐走上了幸福路。

请继续阅读A18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38075 2021-05-15 00:00:00 六 村民:“总书记来我们家,就坐这个沙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