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期间,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就促进农民增收、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等提出要求。我市农业系统和各县(市)广大党员干部表示,将结合实际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推进“五大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习总书记强调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将结合郑州实际抓好落实。”市农委负责人表示,我市“三农”工作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抓好乡村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新郑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乡村振兴,新郑市正在做好空间布局规划,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三农”的区域中心,把村庄打造成自我发展的主体,实现市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西南片区以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建设为契机,深入挖掘黄帝文化、唐户文化、白居易文化等历史和乡土文化,推进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郑州都市区和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后花园。 用好有效抓手 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我市计划两年内集中力量建设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沿黄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基本形成3~5个美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各县(市)因地制宜、全力推进。 “我们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发展的实际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登封市农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登封将着力打造5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建设从“一处美”迈向“一线美”“一片美”。 丹阳村是10年前由淅川迁到荥阳广武镇的移民村,也是广武镇今年确定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之一。“总书记说一直关注着南水北调工程移民的生活,我印象深刻。”荥阳市广武镇镇长李政表示,下一步,广武镇将通过规划统筹、党建引领、配套先行、群众参与、产业带动等措施,横向联合、上下合力,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乡村的颜值和魅力。“相信有政策支持和村民的努力,我们的移民村一定会越来越漂亮”。 巩义市涉村镇大南沟村从昔日又穷又乱的小山村蝶变为美丽乡村,南沟村只用了3年时间。该村第一书记赵豪杰表示,将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和村民一起把大南沟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 据了解,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今年我市新建高标准“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高标准农田2万亩,生猪存栏提高到100万头;建设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30个、美丽牧场10个,培育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精品园区5家,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方面,我市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办好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地展博览会、黄淮海玉米新品种地展博览会和第三届郑州种业博览会,加快推动郑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习总书记对中医药发展给予了肯定,我们深受鼓舞。” 新密市农委负责人说,为引导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助推乡村产业做优做强,新密市农委把中药材种植纳入了全市乡村振兴的大盘子,对密二花、密艾等品种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还邀请专家指导中药材种植技术,破解中药材种植选种、生产、管理等难题。 近年来,中牟县狼城岗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准目标定位,塑造了“北堤稻鳖混养”“蜗牛+羊肚菌”“锦鲤养殖”“北韦滩菊花”等特色产业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了滩区百姓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沿黄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中牟县狼城岗镇党委书记白钢林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武建玲 张立 李晓光 卢文军 史治国 谢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