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风华 红色记忆》 登封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在此留下光辉足迹。本报推出《百年风华 红色记忆》栏目,回顾登封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追寻那些红色遗迹深藏的红色记忆,激励我们砥砺前行,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箕山专署驻地马家崖遗址。 箕山专署驻地马家崖遗址,位于登封市告成镇苇园沟村马家崖自然村。 1944年11月16日,皮定均、徐子荣决定把豫西划分为两个专区开展工作。以白栗坪为中心成立箕山区专员公署,欧阳景荣任专员,辖登封、临汝、伊川、禹县、密县、新郑等县;以巩县琉璃庙沟为中心成立嵩山区专员公署,范惠任专员,辖巩县、荥阳、汜水、偃师、洛阳等县。11 月17日,中共登封县委、县独立团成立,登封抗日县政府迁至白栗坪,箕山专署、登封抗日县委、县政府办公地点设在李文周家窑洞内。 1945年1月1日,皮、徐首长在白栗坪开会决定,继箕山专署和嵩山专署成立之后,为加强和便利地方工作的领导,成立中共箕山区工委和中共嵩山区工委。箕山工委和箕山专署设于马家崖马海泉家。箕山区工委书记马毅之,委员王诚汉、欧阳景荣、张清杰,秘书韩松森。嵩山区工委书记陈行庚,副书记范惠,委员钟发生、冯国顺、苑春芳、封中彬、贾谦益。会上还宣布任命许毅为箕山专署副专员、张清杰为专署情报处处长,任命董敬斋为嵩山专署副专员,贾谦益为司法科科长,张申武为秘书科科长。两个月后,两个专员公署合并, 成立豫西行政专员公署,在豫西地委领导下,指导豫西10个县开展民主建政工作,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各项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 地方上的工作主要是建党、统战、扩军、筹粮,重点是扩军和筹粮。因为部队力量急需加强,部队减员要及时补充,所以地方上要动员组织青年参军参战。同时,还要组织地方武装,维持社会治安,保证抗日民主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凡是建立了县政府的县,都同时组建独立团或者独立大队,而且都配备有作战经验的“老八路”担任主要领导。各县独立团的力量是比较大的,战斗力也比较强。不仅维护了地方治安,而且配合正规部队,打了许多硬仗。更重要的是它成为部队减员、扩充正规军的重要后备力量。 筹粮在当时也是大事。考虑到河南连年的水、旱、蝗灾,加之国民党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极难维持,所以各专署和县政府建立之后首先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开展倒地运动,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以解决农民的生活困难和部队的给养问题。部队也利用战斗间隙,积极帮助农民开展生产,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当时的地方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军事工作开展的,这是根据地民主政府的特点。 中共登封县委和抗日县政府在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的帮助下,恢复了全县党的组织,组建了地方民主政权,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倒地运动,参军参战、筹粮款、搞支前、送情报、护伤员,狠狠打击日本侵略军和伪顽势力,为创建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来源:登封市老促会 登封市党史研究室)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