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中牟官渡镇党建引领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抢抓新机遇 适应新常态
中牟官渡镇党建引领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孙庄村“萤火虫·乡遥农场”
官渡桥三国文化园

近年来,“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和“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头衔让中牟县官渡镇成为乡村振兴的焦点所在。殊荣之下,是官渡镇多年来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产业升级,厚植本土文脉,拓展文旅资源,探索基层治理的厚积薄发。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崔合林 通讯员 张欣 文/图

农业强镇 特色农业发展有的放矢

2019年、2020年先后成功举办首届郑州种业博览会和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特色农业已成为官渡镇的响亮招牌。2020年,官渡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是郑州市唯一一个入选的乡镇。

官渡镇盛产有机绿色蔬菜、草莓、红薯等,在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中依托农业供给侧改革来促进种养业的发展。针对农民群众集体意识不强、不能对集体经济形成共识的情况,今年以来,镇党委先后3次组织部分村“两委”干部到荥阳市河阴石榴基地、安吉县鲁家村、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逐步培养并提升群众的集体观念、集体责任感以及认同感,号召各村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村企共建、村社联建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以官渡镇的孙庄村“乡遥农场”为例,305户村民以土地、资金、农业机械或劳动力的方式入股,成立“萤火虫·乡遥农场”,从供种到销售进行统一管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富了村民腰包。乡遥农场一期整合1800亩土地,建成高效日光温室53座、现代育苗连栋温室5860平方米、生态葡萄架163亩,种植有机蔬菜160亩、有机瓜果96亩。2018年农场实现收入334.8万元,扣除发展基金后,305户入股村民比预计提前3年拿到了120万元分红;2019年、2020年收入分别达到1006万元和1360万元,农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

官渡镇创新开启精准“订单式”农业,2020年整合孙庄、大段庄等9个村9200亩“菜篮子”工程,开发“官渡绿色蔬菜网”电商小平台。中央配套资金1000万元的智能温室、电商平台等5个项目完成选址即将开工。

工业兴镇 百亿生物医药产业园呼之欲出

中牟官渡生物医药产业园成立于2013年,位于郑州与开封交会处、郑汴一体化核心区。随着郑开同城化示范区的稳步推进,官渡镇独具区位和发展优势,打造百亿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蓝图呼之欲出。

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为基础,依托区位优势,与周边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形成合理化差异、交叉协调发展、优势互补联动态势。目前园区内共有各类企业200多家。河南太龙药业有限公司、郑州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协议总投资363.17亿元综合实力强、行业领先的产业项目先后落地。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各类项目43个,已投产19个、在建9个、拟开工5个,正在办理前期手续10个,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筑好巢”才能“引好凤”。官渡镇现已全面开工园区基础配套建设,电力改造、道路网、绿化、亮化等工程已基本完工;已建设水厂一座,可满足10万人饮水需求;污水处理厂1座已建成投运,日处理污水量10万吨;天然气、暖气等各类管网覆盖全区。

深化“放管服”当好“店小二”。为优化营商环境,官渡镇以党建为引领,树立“区位不如环境、优惠不如服务”的理念,持续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稳步推进“首席服务员”制度,积极开展“三送一强”“一联三帮”活动,为园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催生产业新活力。

文旅古镇 生态宜居留住美好乡愁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官渡镇党委持续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号任务”和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具体体现。2017年,耗时半年完成1530余座养猪场拆除和改造,延续近30年的养殖业重度污染得到根治;在全省农村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工作机制将垃圾分类扩展至20个村;2020年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镇,超1/3的村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城市小区的卫生管理标准。

积极开展增绿扩绿行动,成功创建4个绿化示范村和5个森林乡村示范村;辖区36个保留村污水管网建设和12109户“厕所革命”任务全部完成;开展“三清一净”行动,组织开挖、清淤河道,选聘村级巡河员35人,加大巡河力度,促进全镇河道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回头看”、裸露黄土、燃煤双替代和散煤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实现河长巡河常态化,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面对竞争激烈的乡村游市场,官渡镇官渡桥村依托官渡文化,建筑采用“汉风”格局,把“三国”文化、“汉风”印象体验作为乡村旅游的重点,吸引游客从人文、建筑、美食等方面体验“三国”文化、“汉风”文化。2020年官渡桥村成功获评市旅游名村、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称号。

除官渡桥外,十里铺美丽乡村新中式建筑群基本成型,生态餐厅基本建成,集餐饮、采摘、观光、民俗为一体的假日休闲娱乐基地已初步具备接待条件。

下一步,官渡镇将整合全镇资源,依托西吴村槐树岗、大段庄酱菜园、十方缘葡萄、孙庄村乡遥农场、后董庄火龙果园、党庄高架草莓、许村黑陶传承基地等,串珠成链,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

善治名镇 探索农村治理新模式

官渡镇聚焦农村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以“三项制度”为抓手,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此项工作被《人民日报》《河南省委内参》《河南日报》《人民信访》等媒体报道,吸引了省内外多地前来学习交流。

制度合理,体现群众意志。围绕群众关心的宅基地分配、土地调整、村民待遇这3件事,坚持“合法性、民主性、实用性、动态性”的原则,做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表决、全民告知。制度实施以来,全镇30个村全年无信访。

执行严格,维护集体利益。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做到,涉及自己亲戚的事情坚决不打招呼、不讲情面,一律按制度办事。严格清理特权现象,逐步追讨历史旧账。各村对以前多吃多占户进行全面统计,对“钉子户”“强势户”晓以利害、多管齐下,全镇无偿收回“一子两宅”1327处,收回多占荒地140余亩,拆除临街违建196处。收回的土地用于绿化和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成效良好,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了定分止争,使农村宅基地划分、土地调整、村民待遇等有了明确制度保障,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了农村矛盾纠纷。规范了权力运用,把镇村干部的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既规范了基层干部队伍,也提高了乡村治理效率。健全了村民自治机制,形成了一套村民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找到了解决农村疑难问题的新路子。培育了优良民风,树立了新风正气,弘扬了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好民风,广大群众以遵纪守法为荣、以无理取闹为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41074 2021-05-28 00:00:00 五 中牟官渡镇党建引领接续推进乡村振兴KeywordPh抢抓新机遇 适应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