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2版:风鹏郑举 上一版3  4下一版
T32
优质教育“送”到家 提升学子幸福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提升质量到均衡发展 从启发教学到全科辅导
优质教育“送”到家 提升学子幸福感
学生有序进入学校
开展劳动生活社会综合实践教育

教育,书写一座城市的幸福。“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郑州入榜,总体幸福度全国排名第七位,其中教育幸福度指标排名第一。构建区域教育辐射中心、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健全涵盖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等举措,让均衡完善、水平优质、公平普惠的教育体系正逐步合理与完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家门口,更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尽享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学府增量等与城市发展建设同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郑报全媒体记者 唐善普/文

李新华/图

教育资源配置

越来越公平合理

“我上学的时候一个班只有三四十个人,孩子上学时,动不动就是70多人的大班额。”提及上学的事儿,50岁左右的老郑州人很是感慨。

如今,小班额、建新校等措施,让家长焦虑不再。5月20日一早,家住海滩北街的王女士牵着女儿步行5分钟来到郑州市金水区外国语小学,目送孩子走入校门后说:“前年刚搬来这里最焦虑的就是孩子上学的问题,没想到去年家门口就建成了一所全新的学校。”

为拓展学位资源,从2018年起,郑州市坚持把中小学建设列入“年度各级政府民生实事”。仅2020年,就计划安排30所往年开工的中小学投入使用,满足随着城市发展壮大人口增长带来的学位需求。这无疑是孩子们的福音。

为加速发展,郑州市探索集团化办学,有“名校+新校”模式,也有“名校+弱校”“名校+乡镇校”等模式;既有学校间深度合作,师资上流动,管理上统一,也有教研型模式,即在教研上结成共同体,以项目形式培育优秀师资,实现联盟校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既有区域内的教育集团,也有跨区域的教育结盟。

近年来,郑州市各区纷纷成立教育集团,二七区形成14个名校教育集团,金水区组建9个集团化办学“航空母舰”,中原区组建6个教育集团涵盖26所学校……全市集团化办学之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多的新学校加速发展,郑州整体教育质量日益提升,朝着优质均衡方向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三环内高中的外迁工作也继续进行,这仅仅是郑州市资源合理布置的一个缩影。在高校层面,外迁成就了北大学城、南大学城、东大学城等高等学府区。学校外迁对扩大都市框架、提高都市文化品位、提升都市人文素质等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这种增总量、优布局、调结构的教育发展模式,与城市发展、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趋势相适应,促进了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使教育资源配置越来越公平合理。

多元化教学

不断提升受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

单调、枯燥、机械的“填鸭式灌输”和“题海式强化”,这种倍受家长诟病的教育方式,正在被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情境的多样性所代替,深受学生喜爱。

“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空间,不断提升孩子受教育的获得感。”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郑州市一直致力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的“绿色评价”、高中的“增值评价”、郑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个独具郑州特色的,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业质量标准(模型)已初步成型。学生们正受益于教育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等改变带来的好处。

以小学阶段为例,这些年来,学校开办创客教育,搭建创客空间、开发课程资源、配备创客导师,深入开展围绕项目学习的创造教育和体验教育,融合各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个人成长、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校也积极举办家长培训和咨询服务,普及和推广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提升家长对未来教育的认知,让家长和孩子充分理解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利用节假日,以综合素质拓展为主题,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文化旅游等活动,进行传统文化、劳动生活、科技制作、卫生保健、拓展训练等社会综合实践教育,增进亲子沟通。利用社会资源,包括培养孩子健康健全的心理,针对学生的情绪障碍、人格偏差、人际关系不良、学习困难、学校适应障碍、早恋、网瘾等影响正常人格发展的各种问题行为,进行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教育和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兴趣与优势,合理规划学业发展,培养参与社会必需的基本能力,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技能。

民办教育

从“爱你不容易”到耳目一新

课外辅导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那时大多是两个人、一间教室,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聘几位数学教师,就能办“数学强化班”,找几个在校大学生,就是“英语提高班”,什么热就开什么班。

随着主管部门的规范加强,市场需求更趋理性化,特别是郑州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口数量增长,人们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提高,对教育需求随之增强,课外辅导市场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提供人们需要的教育产品和教育体验:从当初单一学科到语、数、英等全科辅导,从几间临时教室到装修精美的教学楼,从时常调换的兼职老师到培养全职教师,从几十人的大班到几人小班、一对一辅导,从应试辅导到能力素质培养,从研发独有课程体系到聘用外教、引进国外先进教研成果……这一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为孩子们带来开阔的视野和能力、素养的提升。

“辅导班在规范化、提成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孩子的情感和道德观,这挺好的。”市民王良的孩子今年“小升初”,他给孩子报了数学和英语辅导课,但是担心孩子因学业压力带来情绪变化。让他欣慰的是,辅导班老师多次与他沟通过孩子的内心波动,并及时进行了疏导。

本土辅导机构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占据着郑州一半以上市场,如联大、陈中、大山等都成立了教育集团,有数十个校区,联大还办了小学,陈中办了初中,育人之路越走越宽。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民办机构精准施策、错位发展,开设兴趣类、特长类、创客类等动手实践课,开设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等培训,在突出文化、艺术、语言、科学等的同时,关注道德情操、审美素养、科学精神及国际理解能力等综合素养,在郑州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多姿多彩的一笔。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41316 2021-05-28 00:00:00 五 优质教育“送”到家 提升学子幸福感KeywordPh从提升质量到均衡发展 从启发教学到全科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