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电 近期,原本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的15头亚洲象一路“象”北,经普洱、玉溪等地抵达昆明,现在又转入玉溪市易门县活动。连日来,北迁象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亚洲象生活习性如何?保护得怎样?记者对此一探究竟。 象群睡觉时警觉性很高 睡觉时,3头大象将1头小象紧紧护在中间,醒来后,小象发现自己被卡在里面动弹不得,几次起身都没成功……近日,无人机拍摄到的北迁象群“超萌睡姿”在网络上刷屏。网友直呼:“太有爱了!大象睡觉都这么萌。” 负责监测象群的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工作人员陈胜瑶介绍,其实象群睡觉时警觉性很高。“它们各有分工,基本都是三四头睡,旁边还有三四头站着,负责警戒。”他说,每到这个时候,为了不惊扰象群,他们都要将无人机调到最高高度。 表面上看,亚洲象憨厚可爱,但不要被外表“欺骗”。 “它跑起来比人快,必须和野象保持绝对的安全距离。”亚洲象监测人员普宗信说,工作5年多来,与野象“狭路相逢”是常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惊扰它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跑到安全地带。跑不掉时,就得找一棵粗壮的树爬上去“避险”。 近年来,野象进一步扩大了“活动半径”,屡屡闯入村寨民宅。“前几年大象还跑进一户人家的厨房偷吃了盐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大渡岗乡香烟箐村村民王燕说。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介绍,成年亚洲象每天要吃数百斤植物,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来获取足够的食物。近年来,随着种群数量增长、分布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野象频繁活动于村寨、农田周围,取食水稻、玉米等作物。 亚洲象数量不断增长 2018年,西双版纳州在勐海县建立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其中,地面跟踪人员和无人机的有效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要一监测到野象的踪迹,普宗信就会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通过手机发布到相关平台,提醒周边群众注意防范。 刚开始,追踪野象全靠人跟,有时接连好几天都在野外;有了无人机后,老普的追象之旅变得轻松了些,但也不敢放松警惕。老普说,今年以来,他负责跟踪的象群乖了许多,很少进村寨。 1958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各级政府采取了抢救性保护和管理措施。此后,云南在亚洲象分布的热带地区建立了11处保护区,总面积约51万公顷,形成了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为补充的亚洲象保护网络,为亚洲象提供了庇护所。 数据显示,经过30多年的拯救和保护,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93头发展到目前约300头。 在与西双版纳相邻的普洱市,近年来野象分布和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普洱市林草局介绍,进入普洱的象群常年在思茅、江城、澜沧等县(区)内进行“伴人”觅食活动,以取食农作物为主。普洱市为此采取了修建亚洲象“食堂”、探索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等举措。 “目前普洱市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区域种植芭蕉、棕叶芦等亚洲象喜食植物4000余亩,适度建设野外硝塘,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定点投食,降低食物短缺季节亚洲象进村取食频率,减少人身安全威胁,有效保障群众的经济利益。”普洱市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科科长周智韬说,对于野象肇事造成的损失,政府部门通过购买保险给受损户一定补偿。 2020年,普洱市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共理赔2715万元,受益农户15780户,其中亚洲象肇事理赔1604.6万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