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时报 视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6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国古代建筑之奇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国古代建筑之奇葩
(二)

■编者按

今年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第3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报联合登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进行一一展示。本期讲述中岳庙、嵩阳书院、观星台、初祖庵、嵩岳寺塔。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通讯员 蔡宏炬

中岳庙 古代山岳崇拜的实物见证

中岳庙,位于登封市区东太室山南麓,南距太室阙600米。中岳庙前身是太室祠,原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场所,太室阙就是它的神道阙。中岳庙历史上几经重修,现存建筑格局至少可以上溯到金代,建筑多复建于清代。

中岳庙南北长650米,东西宽166米,面积10.89公顷。中岳庙依山势而建,自南向北,渐次升高,前后高差37米。庙中有殿、宫、楼、阁、亭、廊等建筑39座近400间。

中岳庙具有中国传统官式建筑风格,建筑依中轴线左右对称、纵深多进、多群组院落建筑形式布局,中轴线上共有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十一进建筑,是中岳庙的主体建筑。前六进为门、坊建筑,组成深远神圣的中轴甬道。自峻极门向后为主殿宇。中轴线建筑高大宏伟,多用琉璃瓦顶,雕饰彩绘华丽,至峻极殿构成庙宇中心。峻极殿建筑在高台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覆以黄琉璃瓦,雕梁画栋,高达23米,面积920平方米,前有广阔月台,雄伟辉煌,是供奉和祭祀中岳神的主殿,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两厢又配以廊房,拱卫大殿,显示了中岳庙的轩昂大气。两侧分布有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房、太尉宫、火神宫、神州宫、小楼宫、祖师宫等多组院落,建筑以单层布瓦色调陪衬主体建筑。庙内尚有古代碑刻73品,有汉到清代古柏330余株。

中岳庙是五岳中现存最大的历史建筑群,是清代官式建筑的代表,是古代山岳崇拜的实物见证。

嵩岳寺塔 高层筒体结构的先驱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北5公里的嵩岳寺内,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

嵩岳寺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十二边形。塔总高36.778米,基座高0.85米。全塔用青砖和黄泥浆垒砌而成,且灰缝皆不岔分,外部敷以白灰皮装饰。塔室内部为八角形空筒状,由四面券门可至塔心室。塔身底层腰檐下段为素壁,各边长2.81米,四正向辟券门,门额双伏双券,其面作尖拱形,券角饰外旋纹,拱尖左右各嵌石铭一方,字多剥蚀。十二转角处各砌倚柱一根,柱头饰火焰宝珠与覆莲,柱础覆盆状。辟门四面之外,其余八面,各造佛龛一个。龛下基座各面雕一对狮子。塔身共15层叠涩密檐,层高自下而上递减,檐宽逐层收敛,外轮廓呈舒缓的逐渐收分造型。檐间砌矮壁,上砌拱形门与破子棂窗429个,除11个小门是真门外,其余全是雕饰的假门和假窗。塔刹自上而下由宝珠、七重相轮、宝装莲花式覆钵等组成,皆为青灰条砖平顺垒砌后砍磨而成。塔室上层以叠涩内檐分为10层,最下一层内壁仍作十二边形,二层以上为八角形。

嵩岳寺塔作为佛教鼎盛时期的北魏遗物,为佛塔中密檐式塔的重要例证,从整体造型到细部雕饰均有明确的宗教文化含义,是佛教文化传播与演变在建筑上的重要体现。

初祖庵 宋代造殿之制中罕见的实物例证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北2公里处的龟背形山丘上,北距五乳峰的达摩洞1800米,是为纪念达摩而建。

初祖庵院落南北长88.28米,东西宽38.72米,面积0.34公顷。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大殿、千佛阁等三座建筑,两侧有面壁亭、圣公圣母亭等。此外现在庵院中还保存有历史建筑5座,宋、金以后碑碣49余品,内还有唐代“六祖手植柏”等。

初祖庵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高10.5米,长15.34米,宽14.8米,面积227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九脊殿。檐下用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拱计心造斗栱,屋面覆绿色琉璃剪边瓦顶,前后当心间有方形板门,前檐次间有方形直棂窗。殿内石柱上有“大宋宣和七年”的题迹。

初祖庵大殿创建时间较《营造法式》颁行年代仅晚25年,虽经多次修葺,现仍可看出其梁架结构、斗栱比例多与《营造法式》一致。殿房的石外槽柱、石内柱、群墙、神台四周的精致浮雕等,均为宋代原物,为《营造法式》提供了实物证明。当心间台明下设有石砌踏道,分左右阶,中间的陛石(或称“御路”)为素面。踏道两侧壁面,做三角形象眼,分三层内凹的形式,由石材雕成,保存了我国宋代造殿之制中罕见的实物例证。大殿内雕刻为中国宋代石刻中不易多得的精品。

观星台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告成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观星台创建于元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1276-1279年),距今已有730多年历史,形如覆斗,体形高大,灰砖砌筑,细腻挺拔,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观测仪器,是郭守敬在当时所建的27个观测站的中心天文台。

在观星台南14.3米,有唐代建立的周公测景台,是唐代在西周测日影定地中的基础上修建的重要天文遗迹。

观星台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等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南北长160米,东西宽37米,占地面积0.59公顷,建筑面积657.41平方米。除测景台和观星台两座天文科技建筑外,中轴线上还保存有照壁、大门、戟门、周公祠、帝尧殿等明、清建筑。院内现存碑刻12通,还有复制的天文仪器文物。这些文物与观星台、周公测景台有密切关系,也是与天文观测有关的重要历史遗存。

嵩阳书院 我国古代书院建筑标本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太室山峻极峰下,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峰峦环拱。书院前身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的嵩阳寺,五代后唐时改为书院。南宋王应麟《玉海》把嵩阳书院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嵩阳书院保存了传统书院的建筑布局,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保存清代建筑26座。沿中轴线布置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除道统祠为歇山顶以外,其他建筑均为硬山卷棚布瓦顶,具有河南地方建筑风格。嵩阳书院建筑体量适中,青砖灰瓦,古朴雅致。另外,嵩阳书院还保存有东魏以后石刻15品、古树14株等文物遗存。

嵩阳书院格局紧凑,功能完善,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学说、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对儒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对研究我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47339 2021-06-25 00:00:00 五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中国古代建筑之奇葩KeywordPh(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