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7版:登封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
祝贺!美丽登封上榜
郭顺昌: 草木为邻根为伴 此生唯为根艺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郭顺昌: 草木为邻根为伴 此生唯为根艺痴

李白、杜甫、杨兰春等,古往今来,那些镌刻于嵩山上的文人墨客,用文字和艺术构筑起华夏辉煌悠久的文明。如今嵩山聚集更多优秀的文化人士,构筑了嵩山文化的风骨和嵩山文化现象。为此,本报联合登封市文联开设《文艺嵩岳》专栏。本期讲述登封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郭顺昌的艺术人生。

本报讯 “作为一个根雕创作者,匠心是必须的,我觉得更需要的是敢于创新、坚持和传承。”根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现年67岁的郭顺昌自嘲为“根痴”,多年来他恋根、寻根、醉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根雕艺术的完美。郭顺昌说,他最终目标是为了把根留住,延续艺术文化,给世人再造自然的美。

登封融媒记者 高鹏敏

通讯员 琴心 文/图

匠人之心 精益求精

郭顺昌出生在嵩山脚下,出身医药世家和根艺世家。自幼心灵手巧,长期受家庭父辈的影响,树根那千姿百态的神形触发了他内心蕴藏的艺术火花。

从好奇把玩、自己尝试捣鼓到爱好上根艺创作,再到痴迷对根艺的探索、研究和创新,郭顺昌认为嵩山根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人的应尽职责和义务”。

1979年,郭顺昌从湖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回到登封,开始从事工艺美术和根艺创作。根雕艺术创作非常艰苦,理想的根材大多生长在悬崖峭壁,寻根是整个根雕创作的核心。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根材,40多年来,登封的山村沟坎里遍布了郭顺昌的足迹和身影。

有一年,郭顺昌创作了一件“孔雀开屏”的根雕作品,但缺少一个“孔雀冠”。为了寻找“孔雀冠”,郭顺昌翻山越岭,行程200多公里,在嵩山上一个千年古桑树洞里,他才找到了一个形似“孔雀冠”的根材。

不懈耕耘 绽放芳华

多年来,郭顺昌只遵从自己的初心,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他把每月赚的钱全部用在创作的刀具、材料和书籍上。他创作的300多件根雕作品,有30件获得国内外根艺大奖。他也获得了“中国根艺美术家”和“高级美术师”的称号。

择其一事,终其一生。郭顺昌坚持40余载不懈耕耘,自成体系,创作出天趣根艺作品数百件,又独创一门“真形根书法”,深受业界好评。他的不少作品被有识之士收藏,荣获各种奖项和荣誉数十个,作品和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他先后被评为“中国百名创新英才”“首届河南十大文化创新人物”“郑州市农村优秀人才”“登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郭顺昌个人作品和事迹,被收录在多部典籍中,如《中国根艺》《中国民间艺术》《中国著名专家学者大辞典》《河南根艺》等。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50767 2021-07-08 00:00:00 四 郭顺昌: 草木为邻根为伴 此生唯为根艺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