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7月20日,一场暴雨席卷郑州,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地区一度陷入瘫痪状态,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的校园也未能幸免。 7月25日下午,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校园里走进了一大批人,他们是由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专门为帮助学校清理地下车库。 在这支队伍中,有学生家长、大学生、教师、教职工家属、义工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有几个小小的身影——该校的学生。 面对地下车库众多浸泡了三天三夜的桌椅板凳和其他物品,志愿者们纷纷建言献策。在戴好口罩和手套,穿好胶鞋之后,大家自发找到了自己的“临时工位”。 男同志们迅速而有序地进入地下车库,仿佛闻不到车库里由于长期积水形成的淤泥和恶臭,在一片黑暗中,迎着微弱的光源,高效地往外传递着物品。 女同志们也毫不示弱,自发地在车库门口排成长队,等待接应。仔细看去,队伍中还有几个孩子的身影,他们总能精准地补上队伍里的空缺,坚决不让“传送带”断层。 此时此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在这种无言的默契中,清理工作迅速进入收尾阶段。志愿者们都没有多做停留和歇息,而是匆匆离去。 一名志愿者在清理过程中不慎划破手,大家赶忙找消炎药水为他清理。他笑着说回去打破伤风针就好了。暴雨过后,温情尚存。记者 孙庆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