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5版:理财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大学时,他曾“折腾”过培训班和奶茶店,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毕业后,他又开皮具店和饭店,走上创业之路,不料血本无归。人生低谷时,他加入平安团队,用实力“东山再起”,问鼎销冠。他,就是张堡瑜。 2016年加盟中国平安优才计划以来,短短3年实现“三级跳”。如今,张堡瑜带领着200多人的团队,在“平安”的大道上一次次取得佳绩。用他的话说:“平安让我学到了很多,我也愿意带领团队,用诚信守护更多‘平安’。” 郑报全媒体记者 谢宽 通讯员 吴岳 在平安更能有的放矢 2010年大学毕业,张堡瑜带着做培训班和奶茶店挣的钱在某商场开了一家皮具店。起初生意非常好,干了两三年,随着商场不断调整以及市场变化,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 2015年4月,皮具店关张后,他又干起了饭店。从2015年6月正式开业,到同年9月转让,张堡瑜几乎把之前赚的钱全部赔了出去,他的人生走向低谷。 不甘命运捉弄的他,一心想要东山再起。一次偶然机会,朋友建议他去保险公司试试。为了找到合适自己的保险公司,他曾去不同的公司考察、学习。最终,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平安。 “首先,平安的品牌影响力很大,对个人的上升空间有很大帮助;其次,平安还是一家朝气蓬勃的公司,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显然,有着多年“从商”经历的张堡瑜在平安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方向。仅一年时间,张堡瑜签下了86张保单,荣获了平安人寿河南分公司的“新人王”称号。2018年,他更是一举荣获平安系统西区(包含十省)销冠。 “在很多人看来,选择保险行业或许是跳板,或许是无奈的选择,而我却认为,保险就是我的事业,我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份事业做好。”张堡瑜坦言。 用真诚换真心 朋友圈是个神奇的地方,有人在这里吐槽,有人在这里发自拍,有人在这里秀恩爱,有人在这里做微商自嗨……但在年轻的张堡瑜看来,朋友圈收集的人脉资源价值,远远大于朋友圈的原有本色。 用张堡瑜的话说,自己百分之八十的单子都来自于朋友圈,这些单子有朋友的,也有朋友的朋友直接找到他的。 “原因很简单,他们对我很信任。在给客户定制保单的时候,我会依据客户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来定制,拒绝误导客户,并且把每一项条款讲清楚,避免漏项、增项的发生。”张堡瑜说, 2017年,有一位客户想买“平安福”,当时根据客户月收入水平定制了一套一年费用大概6000元的保险方案。后来时隔一年,这个年轻的客户不幸得了腮腺癌,符合合同赔付条件,平安保险赔了她30万元,为她的治疗和后续康复提供了保障。 不仅如此,张堡瑜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用真诚的心温暖每个人:替客户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帮助客户审车、帮助客户解决理赔方案等等。就在刚刚过去的“7·20”郑州特大暴雨自然灾害中,张堡瑜也积极筹措物资、提供志愿服务,为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张堡瑜的话来讲,用真诚换真心,才能真正让客户放心。 保险事业未来可期 保险并不是一个低门槛的事业,它对从业人员的技能修养、文化水平、道德品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他如果做一名专业的保险人,就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近期,他又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进修班,准备再提升一下自己。 用他的话来说,进修工商管理同样也是为了保险事业做准备,通过充电,能学习到很多管理方面的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管理团队,再创佳绩,还能积攒更多的资源人脉,为事业做铺垫。 随着80后、90后客户成为市场主力军,保险客户素质的不断提高,会激发出更大的保险需求潜力。但同时,也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保险业的转型期,我们更应该把握机遇,不断提升自己,凝聚成一支专业过硬优秀的团队,在未来的征途中继续奋进。”张堡瑜坦言。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