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G07版:高新时报 防汛救灾进行时·温暖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防汛期间,高新区枫杨办事处大谢村党员突击队始终战斗在最险处,把党旗牢牢插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为村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据介绍,大谢村党委成员3人是退役军人,党委、村委、监委成员中4个是基干民兵。 7月19日,河南气象局发布暴雨橙色预警,按照枫杨办事处的工作部署,大谢村党委书记张彦华第一时间启动了“防洪应急1号预案”,人员、物资、器材立即进入“备战”状态。 7月20日,大谢村启动应急处突2号预案,10分钟内党员突击队员集合完毕,进入“临战”24小时准备。随后面对地下车库入口的险情,党员突击队组成抢险组,深入湍急的洪流中,30分钟内筑起车库及重要点位1.5米高防水坝7个,保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暴雨袭城,张彦华、谢相奇、时正、郭卫彦、谢飞身先士卒,“三委”成员48小时在岗,党员突击队、群众代表、物业始终战斗在防汛一线,与汛情争分夺秒,确保群众零伤亡。 大谢村党委还通过小区公共广播和业主微信群,连续播出汛情1、2、3号应急通知,让群众听得见,心里有底;24小时在岗的调度组把群众的讯息传达到各个应急小组。 7月20日暴雨红色预警,长椿路连霍高速开始严重积水,处在前勘岗位的讯息员和调度员不断传来群众的呼救信息。长椿路蔷薇街路口水位已有1.5米深,大谢村党员突击队多次紧急出动,刘虎林、时军召、时千秋等7名同志在长椿路蔷薇街、长椿路莲花街,莲花街西四环、白杨路等路段多次施救受困群众和车辆,共救出受困群众30余人,排除车辆险情10余次。 7月24日,大谢村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党委派出突击队驰援新乡物资1300箱。在此次大汛考验中,大谢村党委用科学的筹划、积极的“备战”、精准的指挥、坚强的意志,齐心协力创造了零损失、零伤亡的纪录,为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 记者 孙庆辉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