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夏末秋初,正是大棚草莓移栽种植的好时节,近日,在新郑市梨河镇祝岗村的大棚里,十几个工人正忙着灌溉,移栽草莓幼苗,大棚里湿漉整齐的垄上嫩绿的草莓苗长势很旺。
为了劳动防疫两不误,草莓种植大棚负责人祝延岭要求工人们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他说:“今年,我打算种植15亩草莓,有3个品种。春节前后,草莓就会成熟,可以采摘售卖。”
大棚草莓基本上是秋种冬收,种植前需要杀菌、闷棚、松土、开垄、施肥。种植后管护要跟上去怎么控温、怎么浇水……现在说来他都如数家珍,可4年前他还是个“门外汉”。
当时,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全市吹响,看到乡村道路变得越来越通畅,经过考察他决定投入种植行业。因为爱好钻研,再加上头脑活络,他不仅变成种植老手,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种植是个操心活儿。除了考察市场,祝延岭特别关注天气情况,以便提前做好防御措施。今年,受疫情和洪涝灾害的影响,祝延岭的种植也受到了影响。可他说:“梨河镇政府多次前来提供帮助,这更让我坚定了信心。”
除了草莓,祝延岭还种植水果番茄、葡萄等,吸纳附近村庄村民前来就业,并影响带动村民种植石榴、水蜜桃、柿子、花椒等,让村庄一年四季水果飘香。
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尹春灵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