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4版:共同建郑 风雨同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T
暴雨中守护文物 “逆行”中展现风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暴雨中守护文物 “逆行”中展现风采
——郑州市文博系统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纪实
志愿奉献,捐赠抗疫救援物资
暴雨来袭,紧急转移文物及办公资料

7月20日,郑州地区遭受罕见特大暴雨袭击,大量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受到损害。排水、加固、清淤……郑州市广大文博人与汛情赛跑,用信仰和责任守护历史文明。

7月31日,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悍然突袭,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文博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勇敢“逆行”,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用奉献与担当展现着郑州文博人的风采。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通讯员 赵鹏 王羿 文/图

闻令而动,守护文物安全

7月19日,在接到市防汛指挥部指令和省文物局有关做好防汛工作的通知后,市文物局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文博系统防汛工作,迅速下发《关于做好文物安全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郑州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迅速组织全市文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开展文物安全隐患排查。

7月20日,郑州市文物人的记忆,永远铭记着他们舍生忘死护卫国宝的那个历史瞬间。

当日17时20分,位于市区中心地带的地标性建筑——郑州二七纪念塔受积水影响,低层灌入地表路面积水。该馆党员干部职工连续奋战4个小时,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二七精神”。衣服全部湿透、手机被泥水浸泡……大家浑然不觉,在他们心里眼里,与时间赛跑,堵住灌水缺口,及时化解二七塔险情,保护好文物本体才是唯一目标!

郑州博物馆新馆于今年4月30日正式建成试运行,被暴雨猛烈袭击后,展馆顶层大面积积水灌入展厅,该馆“娘子军”不畏狂风骤雨,连续排水十几个小时。在接到郑州市防汛指挥部郑州博物馆新馆作为泄洪区需要紧急撤离的指令后,她们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及时将文物转移到安全区域。

作为省市重点项目的郑州商都博物馆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地下负一层办公区水流剧增,水位很快上升,两院留守干部职工和布展施工人员迅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中……

由于降雨量大大超出了排水量,导致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东院区内积水逐渐升高,当天16时左右积水深近一米,雨水开始灌入建筑内,该院干部职工积极组织自救,切断电源,加高沙袋,将室内重要物品资料转移至高处。嵩山文明研究院文物勘探队队员在单位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坚持在岗在位,确保单位安全度汛。

暴雨当天,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唯一的进出道路因积水过深,人员车辆无法通行,全员留守单位加装沙袋,修筑防汛堤坝,连续驻守三天两夜,确保了展馆场馆、文物安全。郑州市文物稽查大队在确保单位和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专业力量深入一线开展文物安全巡视检查,确保文物防汛安全。

双槐树遗址、青台遗址、东赵遗址等遗址类文保单位防汛难度较大,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线考古人员不间断巡查、疏渠、加固、修路,不顾个人安危用防水胶毡覆盖探方、隔梁,并进行电路、电线检查,及时排除文物安全隐患,用神圣的使命守护着历史文明,保证文物遗址的安全。

“文物安全责任重大,在人们匆匆赶回家避雨的时候,文博系统不少职工选择冒雨赴岗,一连几天坚守。”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介绍说,古荥冶铁博物馆电工刘崇积极参加排险,直到凌晨险情得以控制,回到家中,发现家里大面积灌了水受了灾,家中幼小的孩子蜷缩在较高处的桌面上,焦急地等待迟归的父亲。虽然身为人父,也心疼,可他却说,自己家还能修,文物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历史责任一刻也不能缓。“这就是每一位文博人都有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担当!”

争分夺秒,科学实施修复

汛情发生之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文物局组织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亮身份树旗帜,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始终坚守在防汛救灾一线。

据统计,郑州市文物场馆和所有馆藏文物经全力保护,全部安全,但是914处县级以上(含县级)室外文物保护单位中有73处出现不同程度受损,主要是古建筑因雨量大出现漏雨、瓦件脱落、积水渗水等灾情,土遗址、土城墙在罕见暴雨袭击中无法及时排除积水,出现局部滑坡和保护性覆土坍塌。受损集中区域主要在巩义、荥阳、新密、登封、新郑等地。

7月22日、23日,市文物局党组先后召开文物系统防汛抢险工作紧急会议,对各区县(市)和市直文物单位上报的文物受灾受损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逐一对应研究了文物抢救性措施和方案,对全系统受灾受损文物抢险工作进行了逐项具体安排。

7月24日,针对郑州商城遗址保护性覆土层滑坡、挡土墙坍塌情况,市文物局组织邀请清华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实地勘察并专题研究郑州商城遗址防汛抢险方案,指导文物抢险工作。

7月26日,市文物局向郑州市辖区文物保护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发出倡议书,号召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企业和专业人员发挥大义担当,积极协助区县(市)文物部门开展受灾情况勘察、隐患排查和加固工作,强化文物抢险中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截至当天18时,全市30余家各级文物保护资质单位全部响应,踊跃报名协助区县(市)文物抢险工作。资质单位迅速与区县(市)对接,到达一线,积极投入到勘察和抢险加固工作,有效加强了抢险力量。

险情发生后,在摸清盘点文物受灾受损实情后,市文物局第一时间向国家文物局作出汇报,争取专项经费支持文物建筑抢险保护工作。同时,积极向市政府申请文物抢险救灾财政资金,为全市各地文物抢险救灾和修复重建工作赢得了时间和资金的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抢险效率和科学性,配合全市文物抢险全面扎实推进,7月29日市文物局研究下发了《郑州市文物局关于文物保护单位抢险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导区县(市)文物抢险工作建立省文物局专家指导团队、区县(市)文物部门、文物保护资质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全市文物抢险专业队伍,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克服困难,坚持到相关区县(市)文物抢险一线组织协调和服务指导抢险工作,竭力守护宝贵的文化遗产。

积极行动,配合灾后重建

除做好全市文物系统防汛抢险工作外,市文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服务好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7月22日开始,先后组织文博系统200余人次志愿者下沉至丰产路街道姚砦社区开展群众服务工作,积极配合完成道路车辆疏导、接水点秩序维持、社区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及其他临时性突发任务,服务好全市灾后重建工作大局。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文博单位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强化管控措施,督导文博单位、考古工地等文保单位加强人员管控,做好封闭施工、日常消杀、人员防护、物资储备等重建防疫工作,严格落实“点对点”扫码登记、办公区域清洁消毒等制度措施。

市文物局积极组织文博单位支援防疫一线完成疫情防控任务,特别是封控区域内的党员干部就地“双报到”投入社区志愿服务,下沉二七区天下路社区、兴达锦绣园小区、亚星望江居社区、嵩山社区、碧沙岗社区等十几个封控社区,志愿服务总人数累计46人次,协助社区管控各个卡点,配合社区安排,做好疫情志愿服务工作。参与组织中高风险区居民核酸检测,为社区居民提供配送食物、体温监测、人员登记等便民服务。

市文物局文物考古与资源管理处曹艳在社区的疫情防控中成为社区党员先锋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白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晚上在电脑上完成单位工作,无暇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在全民进行核酸检测的关键时刻,天气异常炎热,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韩怡发动家人自费为秦岭路街道办事处、锦艺社区、杜康社区150余名医护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送去300余杯冰凉可口的饮品。

在2021年这个非凡的夏末秋初,面对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和疫情防控的“双重”严峻考验,郑州文博人展现出了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用奉献与担当书写出文博人可歌可泣的篇章。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60863 2021-09-01 00:00:00 三 暴雨中守护文物 “逆行”中展现风采KeywordPh——郑州市文博系统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