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抢险黄河边, 一点一滴“抠”出黄河原水
战酷暑抢维修挥汗如雨 解民忧争分秒送来甘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抢险黄河边, 一点一滴“抠”出黄河原水
——记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打通郑州北区供水生命线
泡在黄河里,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职工清理淤泥

自来水并非自来,对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的员工来说,一点一滴都是从黄河里“抠”出来的。受“7·20”暴雨影响,从7月22日起,为保障市民供水,郑州自来水公司紧急启动黄河备用水源,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抢修人员连续十几天泡在黄河水里,用责任和担当打通郑州北区供水生命线。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宁琳 文/图

保障北区供水,紧急启动备用水源

7月20日的那场特大暴雨余威犹在,南水北调水源供应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白庙供水公司经理朱培珊,主管该公司的供水厂和原水厂,从暴雨过后,他时刻关注黄河水位,作为备用水源的黄河水成为近段北区供水的主力军。

“这泥比前一段少多了。”9月1日,郑州中到大雨,走在黄河边让人胆战心惊,朱培珊挽着裤腿打着伞,轻车熟路地穿过杂草丛生的羊肠小路,迈过用铁丝捆绑的石块,巡查两个临时取水点。今年58岁的朱培珊从参加工作时起,一直与黄河水打交道,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制水专家。

7月21日凌晨3时,白庙供水公司供水厂接南水北调相关部门通知受暴雨影响暂停原水供应,白庙供水公司供水厂停产。为保市民供水,郑州自来水公司要求紧急启用黄河水源,为白庙供水公司供水厂和桥南水厂提供原水供应。从那天起,黄河岸边就成了朱培珊的主战场。

原水即将断供,惊心动魄抢险144小时

7月28日,位于花园口的黄河水位迅速下降,进水闸口的进水量约每小时3000立方米,而用水量每小时达11000立方米,白庙供水公司供水厂和原水厂面临原水断供险情!

险情就是命令,保取水就是责任!当天午时,白庙供水公司应对方案紧急出炉,其中包括加装临时取水点、疏通黄河进水闸洞及原水厂进水闸洞。

8月1日,调蓄池水位急剧下降,不足两个供水厂一天的供水量,意味着惠济区、金水区大部分区域随时面临停水危机!当夜,在茫茫黄河滩,临时泵站取水工程紧锣密鼓的施工;在淤堵严重的进水口,十几条汉子用人力一点点疏挖。那一夜,朱培珊的心快悬在了嗓子眼上!

8月2日一大早,经过彻夜奋战,应急取水点顺利启用,进水口清淤顺利完成,黄河进水闸口进水瞬间流量每小时超10000立方米,进出水首次出现平衡!至此,取水抢险工作经历惊心动魄的144小时,险情基本得到缓解。

一点一滴,“抠”出黄河原水

一天多趟,在几米深的进水闸口,一点一点抠出堵塞的细碎杂物,空间逼仄、工作繁琐,李锋没有丝毫怨言,他曾镇守祖国边防,退伍后长期坚守在公司条件最艰苦的水厂进水闸口。

连续十几天泡在黄河水里的清淤经历,李锋说,工作难度、工作量都达到了人体的极限!

抢险期间,年近50岁的李锋,和10多名抢险骨干一起负责清理两个进水闸洞。两个闸洞长37米、宽3~4米,无法机器清淤,只能靠人工用水枪冲。

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行政部经理张睿介绍,由于作为备用水源,两个闸洞十几年只用一个,另一个闸洞带闸门被沉淀下来的淤泥封死,而且淤积非常瓷实,“高压水枪滋一下,连个水坑都没有”。

白天闸洞内臭味扑鼻、湿冷难耐,洞外骄阳似火,可谓冰火两重天;下午5点以后,泡在水里冻得打哆嗦,每20分钟就必须换人。李锋说:“夜里最艰难,人在水里,身上趴满了蚊虫,赶都没法赶;洞内黑灯瞎火,全靠手摸才知道方位。”就这样,这群铁打的汉子硬是用毅力一点一点“抠”出洞口,引来水源!

取水抢险的大幕已缓缓落下,但抢险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突击队员风餐露宿、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高大”身影体现了大水源精神!为保市民正常供水,供水人所付出的这一切,都值得被尊敬、被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61936 2021-09-07 00:00:00 二 抢险黄河边, 一点一滴“抠”出黄河原水KeywordPh——记白庙供水公司原水厂打通郑州北区供水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