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O04版:打好打赢灾情疫情双线战 上一版3  4下一版
O04
“五步消毒法”全域消杀 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有一种爱情叫“并肩抗疫”
温暖丰庆 为居民筑起安全防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抗疫夫妻档
有一种爱情叫“并肩抗疫”

疫情防控期间,有些夫妻并肩战斗在不同抗疫前线。七夕节当天,两对夫妻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真爱。记者 鲁慧

相距0.5公里,他们却一个月没有见面

“你那边咋样了?中午饭吃了没?给你送几件衣服吧?”一连串的问候,让电话这端的刘振邦不知道回答哪句,他直接说:“长话短说,怕居民打不进来电话,你给我送两件衣服,挂了啊,没事别打电话……”匆匆挂了妻子的电话,刘振邦便抓紧投入到工作中去。

刘振邦是九锦台社区书记,不分白天黑夜在抗洪救灾一线已经连续奋战了近半个月,洪水刚刚退去,战“疫”已经打响。刘振邦到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带领社区干部、志愿者不停穿梭于社区楼院之间,参与沿街商户巡逻。一副N95口罩、一件红色马甲、一个背包,就是他的全副盔甲。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刘振邦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率先行动、全力以赴,不分昼夜解决难题。因为他的统筹安排、精心指导、高效部署,九锦台社区抗疫工作顺利开展。

刘振邦生日那天,妻子悄悄煮了两个红鸡蛋给他送去,算是给他过了生日,也是提前送的七夕节礼物。

其实,刘振邦的妻子刘娜是瑞丰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夫妻俩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见过面。事实上,两人工作单位仅相距0.5公里。

在丰庆路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刘娜与同事也是昼夜坚守岗位,甚至10多个小时不吃饭都是常态,且从不喊累。当然,除了负责社区的核酸检测,刘娜还要每天为居家隔离户送菜、米、面等生活物资,并负责在小区门口值班,督促进出小区的居民扫码、测温。

夫妻俩因没有时间照顾仅6岁大的孩子,便特意把母亲从兄弟家“借”来,解他们的“后顾之忧”。

“有我们在,群众放心。虽然忙了点,但这些付出与群众的生命健康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能为大家做点事,我们觉得很值得,很有意义。”夫妻俩信心满满地说。

他们“疫”线并肩,苦中有甜

校鑫和袁晓楠夫妻是并肩战斗的“战友”。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俩都选择离家“逆行”,在各自的战“疫”岗位上诠释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作为年轻的社区书记,校鑫尽管阅历不够丰富,但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服务群众是第一位的,我不能比老同志差”。

这股信念,让他大半个月以社区为家,天天忙于固定的核酸检测点和流动的核酸检测小分队,还忙于当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后勤部长”和每天两次体温检测的数据分析员,忙于核实需要集中隔离人员的信息及运转工作,安排工作人员和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员的调配工作,忙于卡点的替换值守工作等。

“吃饭了没?啥时候结束?”趁着休息的间隙,妻子袁晓楠给丈夫校鑫发了几句简短的问候,并提醒对方要保护好自己。

“这段时间我俩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基本上见不着面。”袁晓楠说,因工作节奏不一致,他俩经常是单机留言模式,但几个小时后的语音回复里,却总是流露着对彼此的牵挂。

夫妻俩把仅3岁大的女儿深夜留在家里。待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妻子回家看看孩子,发现懂事的女儿已经自己起床溜到客厅找吃的。

七夕这天,夫妻俩甚至已经忘了节日,没有问候,没有礼物,仍然像往常一样,奋战在一线。

其实,刘振邦、刘娜和校鑫、袁晓楠只是丰庆路街道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许许多多工作人员的缩影,他们用最美“逆行”向疫情宣战,捍卫着群众的家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64289 2021-09-17 00:00:00 五 有一种爱情叫“并肩抗疫”KeywordPh■抗疫夫妻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