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郑能量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帮全国128个家庭团聚这位村干部寻亲信息都记了6大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帮全国128个家庭团聚这位村干部寻亲信息都记了6大本
刘红涛在打电话帮人寻找亲人
刘红涛发布的视频寻人
13岁被拐,现已90多岁的老人,通过网友留言的关键线索相聚了。

“家人们,点点关注,小红心走一波。”这是网络主播最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请送给这位村干部——刘红涛,郑州中牟县毕虎村村干部,“宝贝回家”寻家组志愿者。多年来,他帮助128个家庭团聚,寻亲信息记了6大本。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地

部分图片为受访者供图

“没想到,走丢5年,还能找回来”

一个家,从丢失了一个人起,就不再完整。

2007年的一天晌午,刘红涛在田里浇地,井口边躺着一位老人。刘红涛尝试着跟他搭话,老人却没什么反应。刘红涛刚走不久,但把老人放在那里不管,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刘红涛去买了点吃的,又返回来塞给老人。

“我是陕西安康人。”老人终于说话了。

刘红涛一个又一个打电话,可找不着老人的家啊,怎么办?

“再试试。”刘红涛把电话打到安康市紫阳县村干部,事情豁然开朗——联系到了老人的女儿。

第二天,老人的女儿到了中牟,找回了父亲。原来,老人老伴去世,精神崩溃,女儿出门几个小时他就走丢了。从那以后,弟弟与弄丢父亲的姐姐彻底断绝了来往。

“妈妈走了,爸爸丢了,弟弟也不说话了。这个家,真是散得差不多了。没想到,走丢5年,还能找回来。”老人女儿流着眼泪说。

后来陆陆续续,毕虎村附近出现几个流浪老人,也被刘红涛送回了家,有山东青州的,有湖南古丈的,有郑州新郑、荥阳、新密的。

刘红涛说:“我在毕虎村做基层工作,对辖区的群众都很了解。每当发现一个流浪老人,我就第一时间给他在我们的网站登记信息,然后领着老人去采血,进入基因库去比对。每一个都让我找到了他的家人。”说完刘红涛“嘿嘿”一笑。

“苦苦劝了他三年”,帮他找到双胞胎哥哥

与生命消逝不同,走失,总让人觉得还有可以再努力的地方。希望总是无限的,而人是有限的,时间、物力、精力。而科技的发展,让这个限制登上新台阶。2014年,刘红涛加入民间公益组织“宝贝回家”。但因不会拼音,不会打字,被踢出了群。而现在,他的打字速度绝对属于上游水平。

2018年,外甥女来他家吃饭,短视频成了刘红涛寻人的得力“武器”。3年来,他发布了2226条抖音视频,获赞695.5万,粉丝数达到42.2万。

一旦群里发布各个社交网站的寻人线索,刘红涛就通过自己的视频发布出去。这么多的努力,他让128个家庭团聚。刘红涛说,全国每个省基本都有他帮忙找回的人。刘红涛目前记录的寻亲信息,已经有足足6个笔记本。在他的笔记本上,基本是每页一个信息,看上去一目了然。他的字,也是一本比一本好。

每一页上的信息他都会标注大大的对号或叉号,并写上“已找到”、“已发”、“自己找到”或者“退任务”,来表示该项任务的结果。

除了最多数量的“已发”,“退任务”是最经常出现的。

为什么如此?刘红涛说,有些人现在的生活过得不错,寻亲又“麻烦”,就不再让发了;也有些人是怕会伤害现在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这些也都可以理解。

如若不是当事人十分坚定,刘红涛便会过一段时间就联系联系,再“争取争取”。

7岁被拐到福建莆田的刘伟(化名)的信息在几年前就到刘红涛手里了。当刘红涛再次沟通走失细节时,刘伟总透露自己不太想找的想法,几次都拒绝了刘红涛的联系。

今年,刘伟找到了自己的双胞胎哥哥。刘红涛回忆他的时候,说了一句:“他一开始还不想找,我真的是,苦苦劝了他三年。”

让他再坚持一下 一句方言找到了自己的哥哥

“他只记得是在无锡旁边的一个县城,旁边有一圈山。”一女子说。原来,丈夫事业有成,妻子为了弥补唯一遗憾,坚持要找到丈夫的家。

凭着这一个线索,刘红涛与江苏无锡的志愿者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了“疑似”丢失的地方。夫妻二人便去山下的村子里去找。

大夏天,还是南方,男子筋疲力尽,实在想放弃了,给刘红涛打电话。

“你别急着放弃,先去买瓶水喝喝,歇一歇再找,都不用急。”刘红涛就这么哄过去了。

男子无奈地去买水,小卖店老板听口音是不常听的方言,就多问了一句:“你是来干什么的?”

男子说,我是来找我家的,然后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些。

话还没说完,老板扭头就往后面喊:“×××,你弟弟回来了,别打牌了,赶紧出来吧。”

然后老板才扭过头对男子说:“别找了,你哥就在这呢。”

当哥哥出来那一瞬间,基本就确定了。后来,根据基因比对,证实了俩人确实是亲兄弟。

帮人寻家 全国各地的方言学会不少

“有人跟我们说,他家是四川那边的,从小会吃一种水果,比橘子大,比柚子小,特别好吃。找到以后发现是四川绵阳,就只有那边有这种水果,别地方都没有。”

“晋南人说话很容易懂,但是从焦作过去那边的山西人说话就不一样了,跟大同那边还不一样。”

“最难懂的是云南话和福建那边的客家话,那可真的是一句都听不懂。但我们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学着那个调调,发到群里,还真的能找到。不过这些年了,基本也都能判断出来是哪里的话了。”

刘红涛最后打趣说:“要说我们志愿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点都不过分。搁全国,哪哪有啥特产和好看的风景,差不多都知道。”

有人质疑“就是为了想红”

福建男孩22年前被人贩子抱走,长相酷似的双胞胎哥哥看到寻亲视频,一家人团聚了。5岁在火车站走丢男孩的寻亲视频,被远隔千里的两位亲戚同时看到了。互联网,万物互联。抖音播放量超一亿。总有很多人在他的视频下面质疑他“就是为了想红”。他,毫不在意。

一起寻找“最美家乡人”

即日起,你身边饱含人情味儿的凡人善举和暖心故事,都可以向我们报料。征集结束后,本报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进行评选。你可以通过拨打电话96678等方式与我们联系,也可以关注“天天正能量”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进行推荐,参与微博话题#最美家乡人#互动并提供线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65718 2021-09-26 00:00:00 帮全国128个家庭团聚这位村干部寻亲信息都记了6大本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