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市十二次党代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5
千方百“剂”战疫情 岐黄妙术佑苍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方百“剂”战疫情 岐黄妙术佑苍生
中医药全程助力郑州抗疫彰显独特优势

“岐黄润中原,中医惠民生”。9月8日上午,世界城地组织(UCLG)亚太区第八届会员大会的9个平行论坛之一——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及后疫情时代慢病管理国际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在郑州黄河饭店举行。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郑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郑州市卫生健康委承办,郑州市中医院协办。

此刻郑州,云开疫散、秋高气爽,作为UCLG亚太区第八届会员大会的主办方,郑州市举办这个平行论坛,与世界分享战“疫”经验,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在郑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据悉,这也是郑州市中医院首次协办国际性会议,该院院长徐学功表示,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设立了郑州抗疫中医药保供中心,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各个阶段,中医药全程参与,并取得了辉煌战绩,是助力郑州战“疫”的一大“利器”。“我们希望能够与世界分享中医药防治新冠的宝贵经验,加强与亚太区中医药学者的交流,为全球抗疫贡献郑州中医人的力量”。

郑报全媒体记者 邢进 刘书芝 通讯员 路瑞娜

郑州专家在国际论坛发表论述,与世界分享中医药战“疫”经验

在本次论坛的开幕式上,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王万鹏,对我市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主旨发言部分,参会专家围绕如何应用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后疫情时代在亚太区如何发挥中医药治疗慢病特色优势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中,郑州市中医院院长徐学功就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患者密接和次密接的预防作用展开了论述。

徐学功所做的论述,基于郑州市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对中医药的运用和研究实践。中医药的全程参与,减少了新冠重症患者的发生率,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治疗疗程,效果显著。在预防方面,针对六院的医务人员、集中隔离点的密接次密接人员以及封闭区人员,使用神术散和清肺排毒汤两个预防方,并进行了单臂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预防方的群体,核酸阳性出现率远低于不服用中药的群体。

在治疗方面,针对确诊患者,一人一策、一人一方、辨证治疗,对普通型、轻型、重型、危重型患者,中医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救治中,单独使用中药就有很好的疗效;对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也有明显提升。

在康复方面,中医也有特别的优势。按照中医理论,新冠肺炎属于瘟病,患者气阴两虚,需要提高正气、扶正固本,通过调整人体的整个状态,减少患者复阳率、提升康复效果。“新冠肺炎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我们中医的方案提升了防治效果,在预防、治疗、康复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郑州这次能在一个月时间内,把疫情完全控制住,中医药功不可没”。

新冠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徐学功表示,希望加强中外合作,互相交流好的防治手段。“我们非常希望把中医的治疗思想、理论体系和一些有效的方药推荐出去,这对中医走向世界也是一个机会”。

全程保供新冠防治中药汤剂,为郑州战“疫”注入强大动力

盘点郑州战“疫”,设在郑州市中医院的“郑州抗疫中医药保供中心”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阵地”。将时针拨回刚刚过去的夏天,从7月31日到8月28日,郑州市连续召开2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有一项内容被多次提及,那就是中医药抗疫。疫情发生后,郑州市新冠肺炎中医专家技术指导组依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方案,第一时间研制了成人和儿童两个预防方,郑州市中医院向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定点医院派驻医疗队,确保中药汤剂参与每一名患者的诊治。

为了保障全市战“疫”的中药供应,郑州抗疫中医药保供中心开足马力昼夜不停,每天总有两批人在忙碌:调剂室里,药师忙碌地称量中药材;煎药室里,药师候着60多台煎药机,目不转睛地盯着翻滚的热腾腾的药液。抓药、浸泡、煎煮、包装、清理药渣……每天无数次重复这个流程;煎药房里40多摄氏度,刚出锅药液和药渣90多摄氏度,湿了水的药包20多斤,调剂一个药包弯腰多次……工作服湿透了,双手烫红了,腰直不起来了;门诊、住院的中药,每天要正常提供,防疫用药要加班加点煎,机器不停人也不停,药学部煎药中心组长陈鹏举说:“尤其在8月2日~5日那几天,大家每天忙到凌晨3点下班,短暂休息3个多小时,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千方百“剂”战疫情、万金良“药”保家园,挂在保供中心的这个条幅,书写着郑州中医人的战“疫”决心和信心。

此轮郑州疫情,在保供中心的全力运转下,定点医院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中医药汤剂使用率达100%,集中隔离点预防性中药使用率达100%,各医疗机构、社区等相关单位配发中药逾29万份。截至9月7日24时,郑州市中医院共向定点医院、隔离点提供中药127885袋,颗粒剂26848袋,为郑州战“疫”注入强大动力。

全面排查围剿“德尔塔”,“郑中医”铁军全程参与全员核酸检测

这是一组令人瞠目的数字:从7月31日到8月24日,共计派出医护8387人次,参加5轮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和多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完成核酸采样150多万人次。

这是一支令人感念的铁军: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中,持续32小时的核酸采样结束后,须水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带领工作人员,赶到队员们休息的酒店,送上一面写着“最美逆行不惧风险,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锦旗,向“郑中医”团队致敬。

全员核酸检测既是对全市疫情状况的全面摸底,也是排查和围剿“德尔塔”病毒的“天罗地网”。在郑州战“疫”中,郑州市中医院不仅承担着中医药战“疫”的重任,也是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战场上的中流砥柱。正值高温酷暑天气,队员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面屏,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工作,有的队员中暑晕倒,有的队员手脚被汗水浸泡得肿胀泛白,有人顾不上家里未断奶的孩子和年事已高的老人,有人稍作休息又马上出征……工作异常艰辛,但没有人叫苦,没有人退缩;面对动辄数十小时的连续操作,大家开发出了“打盹十分钟,干活十小时”的超人潜力。工作期间不能喝水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就在身上写下“张嘴,说‘啊’”的字样;刚刚完成自己的核酸采样任务,就马上奔赴其他采集点支援队友……“郑中医”发挥人海战术精神,不仅临床一线的医护轮番上阵,就连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人事科长、工会办公室主任,甚至业务副院长都冲上了前线,所有人都只有一个信念:战胜疫情,保护群众健康,保卫郑州平安,为郑州战“疫”贡献中医人的力量。

一朝祛得“病云”散,白衣战士载誉归

“闻道凯旋乘骑入,看君走马见芳菲”。9月2日上午,登封市郑州阳城医院门诊楼前,100多位身着绿色洗手衣的医务人员手捧鲜花和红色的荣誉证书,留下珍贵的合影,庆祝郑州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幸福时刻。至此,郑州市各医疗单位支援收治分流患者的郑州市三院惠济院区、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郑州人民医院南院区和郑州阳城医院任务圆满结束,各医疗队全部撤离。

在这项支援任务中,郑州市中医院先后派出5批次34名医疗、医技、护理人员,分赴各定点医院进行支援。而早在8月2日,为了确保中药汤剂参与每一名患者的诊治,郑州市中医院已经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派驻了中医专家医疗队。

在各个隔离病区,郑州市中医院的医疗队员们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支援郑州市三院北区院区的医疗队员、护士李尉荣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夜格外安静,但是我们的内心却时刻紧绷,这里不同于普通病房,分流患者很可能与新冠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过,或者患有一种或多种传染病。采核酸、静脉输液、采血、为患者发餐,为卧床患者喂饭,消杀每间病房包括床头柜、卫生间、水池和马桶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在专业细致之外,要格外小心翼翼,严防职业暴露,时刻告诫自己,护理动作要稳、手卫生要绝对严格……”医疗队员们肩负的另一项重任,是积极将中医药诊疗方案应用到患者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大家结合郑州疫情夏季发病的特点,按照“一人一案”原则,为每一名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制订“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每天,由郑州市中医院保障供应的汤药,会准时送到定点救治医院,全力确保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用上中药。辨证施治之余,医生们还利用耳穴压豆、针灸、艾条熏蒸等中医特色疗法,缓解一些患者的失眠、眩晕、牙痛、高血压、头痛症状,助力患者尽快康复,获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随着本轮郑州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疫情防控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全市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郑州市中医院仍有数十名工作人员承担着集中隔离点医疗保障、流行病学调查等任务,继续守护城市安宁、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贡献“郑中医”的力量。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65907 2021-09-27 00:00:00 一 千方百“剂”战疫情 岐黄妙术佑苍生KeywordPh中医药全程助力郑州抗疫彰显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