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买买买”:线上线下人气爆棚 购物,是黄金周消费的永恒主题。2021国庆黄金周,“买买买”既展现了消费复苏的活力,又透露出新的消费动向和趋势。 夜幕降临,灯光闪烁。在北京一处露天集市的网红咖啡调制现场,表演者的演奏引来“逛集”的年轻人纷纷拍照留念。 这是朝阳大悦城广场举办的“2021青年理想生活节”的一幕。汉服歌舞秀、即兴戏剧表演、草地弹唱……打造300平方米城市露营区,容纳咖啡精酿、烟火小吃、潮玩文创等特色活动,消费体验与社交空间巧妙融合,这里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国庆“打卡地”。 国庆首日,银泰百货位于多个城市的门店客流大增,同比上涨超过20%,大悦城北京大区商业总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同比增长37%,总客流同比增长38%。 夜色之下,长沙“夜经济”最集中的五一商圈,大街小巷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网红奶茶店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家,堪称“同街竞技”“遍地开花”,门口排起长队,年轻人三五成群前来“打卡”。 线下消费火热,线上消费也势头不减、新意十足。 本地游、周边游火爆,新玩法带动新消费。部分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自驾游带动了车载电饭煲销量环比增长近20%。露营类、冲浪类、垂钓类商品销售增长明显。 与此同时,品质化、个性化消费特色更加凸显。京东相关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消费占比前五大类商品分别为家用电器、电脑办公、手机通信、食品饮料和数码产品。其中,北京、上海等地扫地机器人交易额同比增长超三成。北京、广州等地健康监测类智能设备交易额同比增长超2倍。 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城市,还有乡村,购买进口货和个性化产品成为越来越多“小镇青年”的选择。天猫国际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四五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进口消费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部分乡镇、农村进口消费同比增长超过55%。 无论是线下客流量增加,还是线上订单大涨,背后是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下人们消费信心的进一步增强。美团数据显示,综合餐饮、住宿、旅游、娱乐、出行等业务消费数据来看,今年国庆期间总消费额同比上涨约三成,比2019年同期上涨51.6%。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餐饮消费也在加快恢复。“老字号”便宜坊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庆期间,便宜坊客流量基本与2019年持平,餐饮消费处于持续恢复状态。 文化“盛宴”:好戏连台彰显艺术魅力 享文化盛宴,为精神充电,“过文化节”是近年来的新时尚。长假刚开始,“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国庆七天预约已显示门票售罄。在昆山,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如约而至,《浣纱记·吴越春秋》《瞿秋白》等陆续登场。在北京,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国庆亮相园博园,红色戏曲经典交响音乐演唱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等曲目讴歌时代。 老艺术家披挂上阵,新秀粉墨亮相,年轻观众前来捧场……国风、非遗引领新潮流。 到兰州,看“如意甘肃·多彩非遗”全省非遗展演,唢呐高亢、道情悠扬;来洛阳,“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带你开启黄河非遗之旅;登泰山,体验“国庆吃面 国泰民安”新民俗,祝愿国运绵长。爱国主义旋律在神州大地唱响,黄金周假日经济效益凸显,消费升级亮点纷呈……这个黄金周,折射的是中国假日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展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