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郑市第六次党代会闭幕后,新郑市农委迅速行动,全面传达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深入实施“九项工程”,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走进新郑市匠心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基地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西瓜、草莓等果蔬长势旺盛,各种农作物欣欣向荣。如今城关乡胡庄村的大棚种植已经成为实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
乡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为了增强发展后劲,党代会工作报告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郑市农委将继续鼓励引导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等。不断完善推广“公司+农户”“农户+合作社”“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化发展,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乡村振兴成果。
农民富了,环境美了。近几年,新郑市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村变得越来越美,群众生活也越来越富裕。走进孟庄镇酒孙村,茂密的古枣林苍翠欲滴,宽敞的街道延展开来,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汩汩流淌的水渠,整齐划一的墙壁上是反映民俗生活的装饰画,房前屋后花卉丛生,院落环境优美飘香,也正凭借着高颜值,酒孙村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美丽乡村之路越走越宽。
新郑市农委把党代会精神融入工作中,结合“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建设,以泰山村、裴李岗村两个精品村为示范带动,形成“以精品村为龙头,以示范村为骨干”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记者 杨宜锦
新郑时报 朱得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