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05
郑州高新区铿锵迈向千亿级世界一流园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理念“高”视阔步谋新篇 高质量“新”故代谢著华章
郑州高新区铿锵迈向千亿级世界一流园区

10月8日,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主会场设在郑州高新区,抢抓机遇和优势,高新区在活动中签约2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投产2个项目,再次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10月10日,由高新区主承办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盛大开幕,50余位院士专家以及150多家北斗研发产业领域知名企业欢聚一堂,共同探索北斗产业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谱写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10月11日上午,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南省活动开幕式在郑州高新区网络安全科技馆举行,标志着河南省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一主题,多维度、立体化、系统性地展开网络安全宣传;10月16日上午,2021“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在郑州高新区擂响战鼓,在全国3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的10个优质项目论剑郑州,再次掀起一场创新创业新热潮,10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又一世界级盛会11月1日在郑州启幕,高新区再次成为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的主场……

10月以来,郑州高新区“好戏连台”,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增强,站在发展新起点上的高新区,在创新发展奋进中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荡气回肠的底气豪气。

“作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经过30余年的发展,郑州高新区牢牢把握‘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功能定位和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先行先试使命任务,抢抓国家自创区战略机遇、发展动能逐步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红军踌躇满志。

记者 孙庆辉 文/图

不一样的面孔

高新区已成为郑州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追梦者。

秋天的天健湖生机勃勃。北岸网络安全馆内的“一粒沙”、南岸智联网产业园的“一片芯”、智慧城市实验场的“一块屏”,都正向人们讲述着高新区的创新故事,见证着高新区加速续写聚“沙”成“塔”的传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70万高新儿女满怀豪情、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奋斗新征程,有你、有我,有我们共同的身影。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望过去,一一梳理,铭记曾经一起奋斗的过程。

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郑州高新区位列第17名,连续两年实现“三级跳”,排名前进6位。在首次发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排名》中,郑州高新区位列全国387家国家高新区和经开区第45位……一张张成绩单值得点赞。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才。

“郑州高新区为全国打造了一个网络安全的重要基地,形成了郑州的一个品牌。”7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第五届“强网杯”系列活动上表示,当天,备受瞩目的第五届“强网杯”系列活动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朱中梁、郭光灿、管晓宏、邬江兴、刘炯天、陆军、王承祥等多位院士齐聚黄河之滨。

“重大赛事在郑州高新区举办,对于高新区企业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郑州高新区的网络安全产业将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这在协同发展方面起到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经常来郑州,已经成了高新区的常客,他对于郑州高新区的建设、企业的发展都有很深刻的印象。

过去的五年,郑州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中主动担当,在国家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先行先试”中勇于尝试,在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中抢抓机遇,加快推动区域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区域创新力和竞争力,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和科技指标均实现“倍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新气象。

全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26.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15.2亿元,年平均增长达到17.9%;企业主体数量由2015年的11971家增长至2020年的45029家,年平均增长达到3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60.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2.3亿元,年平均增长达到13.2%。截至“十三五”期末,郑州高新区已开发面积的每平方公里全口径增加值排名全国高新区第8位,单位土地产出接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水平。

数据显示,郑州高新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46531,居全省之冠。从未到过高新区的诸多院士、专家都像管晓宏院士一样成了这里的常客,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项目、大科学装备、国字头大平台接连落地开花……

截至去年底,高新区拥有两个诺奖工作站,驻区院士13人、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国家科技进步奖9人;“智汇郑州”高层次人才(团队)113个,连续多年全市第一;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全市之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3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1家,占郑州总数30%以上。初步形成了“两院”院士、中原学者、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等组成的金字塔科技创新人才体系。

“十三五”期间,高水平研发机构群地位凸显,高新区国家级研发机构从2015年的17家增长到2020年的26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占全省的43.7%;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占全省的70%。省级研发机构由176家增长到296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893家。

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并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其数据计算能力位居全球前十,实现河南省国家级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零的突破。

2020年辖区经备案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达到20家,先后建成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信息系统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其中,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4家机构获批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如今,以打造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北斗应用等全链条产业体系为目标的中原地区科技高地已初具规模。

蜕变中的生态

高新区倾力打造智慧产业发展新高地

2016年4月5日,随着国务院同意建设“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正式批复,一个“国字号”示范区花落中原,也就在这一年,李泉涌来到了郑州高新区,创办了河南神玖天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5年的时间里,公司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年营收6万多元的小企业,2017年增至60万元,2018年营收达到400万元,2019年订单完成800万元……神玖公司引进国外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主要产品石英纤维的生产效率、抗拉强度、抗高温析晶性领先同行3~5倍,具备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

“十三五”时期,高新区始终坚守“高”“新”定位,牢牢把握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初心使命,积极围绕产业链、布局科创链,深入推进“四个一批”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R&D经费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5.3%增长至2019年的8.6%;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100件增长至185.3件;研发人员数由7279人增长至2019年的20621人。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都正谋划加大研发投入,希望争创国际一流的雄心。

智能传感器产业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传感器领域相关企业达到3011家。“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已形成全国领先的智能传感器研发与产业化基地,规划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成功举办两届世界传感器大会,涌现出以汉威科技、新天科技、光力科技、新开普、天迈科技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龙头企业,技术和产品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高新区已初步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产业基地。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网络安全领域相关企业达到1232家。布局了清华紫光、长城计算机、芯盾网安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启明星辰华中大数据总部等落户,积极培育安全可信领域未来增长点。总投资100亿元的450万台套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长城自主创新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哈工大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等一批战略型项目先后落地,初步搭建起覆盖数据感知—数据处理—数据服务—网络安全的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生态圈。

北斗应用产业培育成效凸显。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北斗应用领域相关企业达到760家。高新区获批全国唯一的北斗应用技术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功举办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2020“北斗峰会”一会一赛一展,形成了以天迈科技、威科姆、思维自动化等上市挂牌企业为引领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超硬材料领域相关企业达到1838家。郑州高新区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超硬材料产业基地,获批“国家超硬材料特色产业链”“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等国家级称号。基本形成骨干企业各具特色、产业链相对完善的产业群体。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领域研发创新实力全国领先,集聚了行业内70%以上的中高端创新资源,拥有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中钢金属制品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1年,一个注定很特别、很特殊的年份——恰逢“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新区意气风发向着“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奋进,在拉高标杆中争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新局。

这一年,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19年至今,郑州高新区先后有天迈科技、捷安高科、百川畅银、千味央厨成功上市,累计培育18家上市公司、78家新三板企业、764家四板企业、1123家高新技术企业、210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00余家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入指认证企业。

这一年,备受瞩目的第五届“强网杯”系列活动在永久会址所在地郑州高新区盛大举行。高新区已经连续四年举办“强网杯”一赛一会一展系列活动,吸引阿里、腾讯、华为及各大高校超过2600支团队参赛,持续优化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基地、网安科技馆等园区和场馆,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创业融合的产业生态。

这一年,“北斗”星光将再次闪耀“高新”, 郑州高新区又一次迎回了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是我国行业内规模大、层次高、范围广且最具代表性的年度产业盛会,今后3年都将落户在高新区。

这一年,作为东道主,高新区将连续3次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历届“强网杯”、北斗大会、世界传感器大会对于郑州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活动的承办方,郑州高新区也确立了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并将在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做全国排头兵、领头羊。

这一年,赛迪发布了2021年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郑州高新区排第25位,居全省首位。高新区将加快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生态,按照这个“雨林法则”,通过搭建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好咱们的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创新创业街区等形态多样的服务载体,勾选咱们全要素、多品种的创业服务体系……

这些荣誉和“硬核”举措,无不为2021年这个特殊又特别的年份举行了奠基礼,加载了满满的动力。

这一年,尽管面对千年不遇的暴雨灾害,尽管面临顽固“德尔塔”的挑衅,但70万高新人民凝心聚力,从来不惧风雨寒,众志成城破顽敌,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志愿红”“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不分昼夜抢修排涝、不遗余力抗击疫情、不眠不休转移群众、不折不挠灾后重建,同时借助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力量,为全省全市的防汛抗疫贡献出了高新区科技力量。在灾情疫情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下,高新区用逆行者的勇气和守护者的担当同时打赢两场战“役”,交出双份优秀答卷。

可期待的未来

努力建成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一场“加速跑”,更是一场“耐力赛”。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高新区,追求不曾改,向往不曾改。高新区将不断强化高新“领创闯”、推进“西美”高质量,落实“一三五六”目标路径,有力支撑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实现更加出彩。

“一”就是以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奋斗目标,到“十四五”末,郑州高新区高质量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成为“西美”的增长极、发动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地位和作用充分彰显,在国家高新区序列中持续晋位。

“三”就是同时肩负国家高新区、国家自创区和郑州“西美”新布局的使命任务,加快探索适应新时期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模式,力争实现区域引领示范。

“五”就是持续深化“四链一城”实施路径、落实五项重要部署,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与宜居宜业宜创宜游智美新城深度融合、全面可持续发展,持续优化创新工作方式手段。

“六”就是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努力实现“六个新”。高新区建设现代化科技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新格局是一篇大文章。“新”在哪里?

新,体现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双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到4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5%。

新,体现在创新能力跃上新高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9%,研发人员达到6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2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000家,新晋瞪羚企业数量达到60家,建成若干大科学装置、国家级研发机构。

新,体现在动能转换创造新经验。成为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精密测绘为重点的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全国排头兵、领头羊,物联网、新材料等建成全国一流的产业基地,北斗应用、电子信息等形成国内知名的产业集群品牌,打造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数字技术加快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新业态成为新兴增长点。

新,体现在数智治理显现新成效。政府、企业、社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突破,建成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探索搭建不少于25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在科技金融服务、智慧招商、智慧管网、国土空间“一张图”等方面形成一批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数智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新,体现在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管理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放管服”改革取得较好成效,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新,体现在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城区中小尺度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核心板块、专业化科技(产业)园区和高品质社(街)区加速布局,基本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精致宜居、生态空间绿色优美,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医疗、社保协调发展,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未来,高新区将在郑州市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中担当愈加重要的“四梁八柱”责任,奋发有为,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努力在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更加出彩的进程中担当高新责任、奉献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贡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71281 2021-10-27 00:00:00 三 郑州高新区铿锵迈向千亿级世界一流园区KeywordPh新理念“高”视阔步谋新篇 高质量“新”故代谢著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