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郑州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10月28日,记者从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获悉,《关于郑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 报告提到,2020年郑州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1.4%;新增“接链”企业2837家,“上云企业”达到3.2万家。下一步,郑州要把电子信息“一号”产业打造成超6000亿规模的支柱产业,加快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建设。 郑报全媒体记者 董艳竹 郑州去年数字经济总量近5000亿元 近年来,郑州市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全力打造中部地区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地,建设中部地区数字“第一城”。 按照省发改委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0年郑州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5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1.4%。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38.8%,提高8.1个百分点;新增“接链”企业2837家,“上云企业”达到3.2万家。 此外,总投资846.7亿元的79个新基建重点项目开建。新华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中国长城(郑州)自主创新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鲲鹏生态软件小镇初具规模。5G基站实现市区、县城全覆盖。城市大脑一期、二期建成投用,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医疗等14个领域118个应用场景上线运行,成为全国场景应用最多的数字化运营城市。 初步构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 郑州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引领下,依托大数据园区载体建设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初步形成以郑东新区智慧岛核心区、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航空港区国际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载体,产业特色不断凸显。 人工智能产业在高新区、金水区、经开区、航空港区和郑东新区已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核心企业近100家,关联企业近千家,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0亿元。人工智能技术已迅速渗透到制造、交通、教育、农业、政务、医疗、金融等各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应用场景。 全市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网络安全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30亿元,网络安全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华为、阿里巴巴、新华三等知名网络安全企业纷纷落户郑州。 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推动实施了智能制造项目213个,总投资额40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09亿元;积极开展“机器换人、生产换线”,示范推广智能机器人2684合、数控机床1628台;列入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4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261个;初步构建立足郑州、服务全省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体系。 郑州迈入数字治理一线城市行列 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大脑”打造郑州样板。推进14个部门、18个领域的“城市大脑”一期、二期项目建设,探索形成了“高位决策、高效落地,市区协同、一体推进,两网融合、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建运并重”的城市大脑建设“郑州模式”。目前,“城市大脑”已建成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开发系统159个、接入59个部门210类数据,累计归集数据346.46亿条,上线特色亮点应用场景118个,成为全国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2020年8月发布的《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中,郑州市数字治理指数排名全国第七,进入数字治理一线城市行列。 在全市“一张网”的基础上,开发上线“郑好办”APP、政务服务网、办事大厅综窗、政务服务综合业务一体机,推动实现“掌上办、网上办、一窗办、就近办”。依托市政务服务网、“郑好办”APP,已上线“一件事”和公民个人高频事项792项。其中“郑好办”已上线665项,178项实现“刷脸办,零材料”。 把电子信息“一号”产业 打造成超6000亿规模的支柱产业 当前,郑州数字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下一步如何布局? 报告明确,郑州市将以提升数字生产力为目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传统动能数字化转型,壮大新兴业态,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撑。把电子信息“一号”产业打造成超6000亿规模的支柱产业,加快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建设;每年推动实施1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为全市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入户诊断服务;今年底,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并试运行,汇聚国内知名服务商30家;持续实施“万企上云链接”行动,实现“上云企业”突破4万家,“接链”企业突破5000家,持续降低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费用和门槛。 围绕5G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在基站天线、光通信芯片、信息安全等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华锐光电、芯证、合晶硅材料等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重点项目建设,依托郑州航空港区、新郑电子信息产业园等载体,引进、培育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实施“5G+”示范工程,在无人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超高清视频等领域实施一批5G示范项目。谋划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产业集聚发展等重大工程,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