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NEWS
河南两人入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郑州9项成果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这项发明解决了 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这项发明解决了 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
郑州大学ITO靶材项目国内首次成功投产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通讯员 王赟) 昨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河南省2020年度共获17项国家科技奖励。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

按牵头情况分,我省主持项目有4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参与项目有1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

3项技术发明奖中,郑州大学主持完成的“平板显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关键技术及工程化”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建成了完善的ITO靶材研发平台和生产线,生产的ITO靶材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于京东方高世代TFT线,完全可替代进口,解决了关键技术及制造“卡脖子”问题。

高校“创新策源地”实力彰显。今年由我省主持完成的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主要完成单位分别是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参与单位也包括了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

我省开放式创新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项全部向外籍专家开放,最终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5个。其中,河南理工大学引进的加拿大籍专家CAOYUNXING主持完成的“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73264 2021-11-04 00:00:00 四 这项发明解决了 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KeywordPh郑州大学ITO靶材项目国内首次成功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