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4版:县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4
新房“终于赶在天冷之前完工了”
32名“未来工程师” 进入孵化期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巩义市鲁庄镇在灾后重建的路上挥汗如雨
新房“终于赶在天冷之前完工了”
苏家庄村1组村民祖首峰家修缮加固的新房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霞 巩义时报 吴瑞霞 文/图) 11月的第1天,记者又一次踏上巩义市鲁庄镇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山是五彩斑斓的,水潺潺有声,冬小麦已经露头,入眼,是一种厚实的美。人们正在灾后重建的路上挥汗如雨,“7·20”特大暴雨自然灾害留下的痕迹正在被用力抹去。

苏家庄村1组村民祖首峰看着自家气派的大门一脸喜悦:“终于赶在天冷之前完工了,村里不仅安排了钩机帮忙,解决了40袋水泥,通过验收之后,俺还能享受1万元政府补贴,惠民政策真是好。”祖首峰拿着手机,让记者看未修缮加固前的情况,大门带着一间房和数米围墙在雨中都坍塌了。“那些日子在外边住,真难熬。村干部虽然关心着俺的冷暖,但心里不踏实。这次修缮,把前半部分的地基又重新加固处理,以后下雨,再不用担心了。”由于动工早,祖首峰成了该镇首批修缮加固完工的农户。

除了修缮加固,鲁庄镇还有一部分受灾群众选择了原址重建。桑家沟村的杨宏钦家,两层主体楼已经完工,他坐在房子斜对面轮椅上晒着太阳一脸惬意。该村党总支书记李元锋介绍说,杨宏钦家原先的3孔砖券窑建于20世纪80年代,在暴雨中坍塌。“他们家情况特殊,因为是老宅基证,原址重建最划算,比其他农户的面积都大,这次也能享受到相关政策。”

群众有了安全的住房保障,基础设施恢复得怎么样了呢?桥下流水潺潺,桥上车来人往,桥畔有秋花点缀,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这里是外河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红高站在桥上,一脸疲惫说:“53天攻坚战,才有了现在的样子,桥是修好了,两旁的护栏还没安。不能停,还得干,护栏不安好,群众的安全没保障。”原来,这座5.5米宽、80米长的桥不单连着该村2组3组,还通往丁峪村。“这里是关帝庙村、里河村、丁峪村三股水的汇流处,原先桥下只有一个涵洞,汛情发生后,大水漫过了桥,群众出行受阻。我们村‘两委’干部先拿出1万元启动资金,再难,也要想法修桥。驻村工作队、党员志愿者都拿着铁锨来干活,这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今的鲁庄镇,发生着大变化,他们正在为宜居而忙,为幸福努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73283 2021-11-04 00:00:00 四 新房“终于赶在天冷之前完工了”KeywordPh巩义市鲁庄镇在灾后重建的路上挥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