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6版:高新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6
打造全球传感器产业“郑州符号”
打造智能传感谷 高新再添“新名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智能传感谷 高新再添“新名片”

本报讯 11月1日,在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开幕式上,郑州市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授予“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创新基地”称号,并现场授牌。当天下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沈卫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史彦军等传感器领域院士专家和来自正泰集团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高通半导体有限公司等省外企业代表组成考察团,来到位于郑州高新区的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现场了解规划,考察启动区建设情况。

当前,郑州正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传感器是数字经济重要的核心技术,万物互联的数据源头。作为省、市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的排头兵,高新区作为郑州“西美”的发动机和增长极,近年来坚持产业引领,重点发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在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新品发布暨产销对接会上,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对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建设情况进行了推介。

2018年,高新区首次透露为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了先导区,表示将布局3~5平方公里的中国智能传感谷,全方位积聚传感器产、学、研、金、传感器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搭建一流平台。2019年,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规划正式对外发布,提出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

如今,作为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首个落地项目,郑州·中国智能传感谷启动区位于郑州高新区红松路与化工路交叉口东南角,总投资60亿元,占地约337亩,主要业态含有双创基地、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中试基地、产学研基地、企业总部基地、检测中心、展示中心等相关产业配套等,致力于打造智能传感谷发展先行区、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引领区。

启动区建成后,拟入住传感器相关企业300~500家,力争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6亿元;就业人数2万~3万人,打造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智能传感物联高地,实现产业升级。目前,项目建设方已经与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苏州仿生纳米所等行业优质资源达成产业合作,与郑州大学共建的中试基地也于近日获得省级授牌,进一步提升传感产业的技术创新力,推动产业链深度协同发展。

记者 孙庆辉

高新时报 方宝岭/文

记者 马健/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273386 2021-11-04 00:00:00 四 打造智能传感谷 高新再添“新名片”KeywordPh